http://www.pc0123.com/xiehui/3456_chinaha 2017/10/12 9:50:35 瀏覽次數:1624
近日,“新疆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項目對接會”在哈密舉行,由協會法定代表人、名譽會長曾憲成帶隊的新疆調研團隊一行7人出席了會議。
會上,協會副會長、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家伊的發言,引起了來自金融界、咨詢界、產業界與會代表的廣泛關注與熱烈反響。她指出,土壤有機質-腐殖質-腐植酸是糧食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壤目前有機質大幅度降低。腐植酸產業一方面來自于煤炭資源褐煤、風化煤等,另一方面來自于我們的生物有機資源。
這些資源通過腐植酸技術轉變成的土壤生態系統的糧食,形成一次循環、二次循環、三次循環……對于經濟質量的提升來說,我們的技術體系一直傾向于把廢棄的東西進入一次循環體系產生價值,再進入二次循環產生價值。這樣體系聽起來很抽象,舉例說明。
新疆有個企業在庫爾勒地區,利用腐植酸生物發酵技術,把棉花秸稈轉化為生物飼料,讓農民去養羊,羊肉在北京、上海等地成為品牌羊肉。該技術一次性投資2個億,能夠帶動40萬畝棉花秸稈轉化為生物飼料;能夠養80萬只羊,帶動農民脫貧;能夠帶動20萬畝棉田減少40%化肥,即8000噸化肥,間接產值10個億。
后期的產值即羊糞產值再次進行循環。上述模式把過去散亂的農業變成規模化農業,包含了廢棄物轉化(減排)——土壤有機質-腐殖質增加(增匯)——化肥用量減少(減排),3項加到一起形成一個20萬噸的CO2碳匯。
生態農業系統產生價值,不單單是農產品價值,還有生態服務價值。上述模式雖然看起來很成功,但是用市場手段說服農民用企業的飼料,這個過程還是比較慢。我們如果建立一個腐植酸富碳的生態農業試驗區,通過綠色金融基金引導,形象展示消化了多少廢棄物,轉化了多少新資源,帶動了多少生態產品、有機產品,從而促進碳匯交易,以點帶面,讓生態農業產生品牌效應,以快速復制腐植酸富碳農業示范區及促進碳匯交易成型,這對范圍減化肥、農藥,進而提升碳匯價值具有重要意義。關注火爆農資招商網微信公眾號(huobao3456tv)了解更多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