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白粉病是常見的草莓的重要病害,尤其大棚草莓受害嚴重。發生嚴重時,病葉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葉柄、花、梗及果實。葉片受侵染初期在葉背及莖上產生白色近圓形星狀小粉斑,后向四周擴展成邊緣不明顯的連片白粉,嚴重時整片葉布滿白粉,葉緣也向上卷曲變形(圖1),葉質變脆,病葉逐漸枯黃。花蕾受害不能開放或開花不正常。果實早期受害,幼果停止發育,其表面明顯覆蓋白粉,嚴重影響漿果質量 病原 :Sphaerotheca aphanis稱羽衣草單囊殼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絲體外生,具1個子囊,子囊含8個子囊孢子且與菌絲相互糾結。
發生規律 :北方以閉囊殼隨病殘體留在地上或塑料大棚瓜類作物上越冬;南方多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為翌年初侵染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經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飛散傳播,進行再侵染。濕度大利其流行,低濕也可萌發,尤其當高溫干旱與高溫高濕交替出現,又有大量白粉菌菌源時易于流行。一般10月上中旬(蓋膜前)初發,至12月下旬盛發。
防治方法 :在草莓定植緩苗后至扣棚前,摘除老、殘、病葉,帶出田外燒毀或深埋。生長季節及時摘除地面上的老葉及病葉、病果,并集中深埋,切忌隨地亂丟;要注意園地的通風條件,雨后要及時排水。另外防治這種病害也可以采用上海諾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醚菌酯·腈菌唑本品可抑制病原孢子浸入,具有良好保護活性,可全面有效控制白粉病菌的各個發育階段,具有的預防、和鏟除作用。內加膜助劑,噴施后在植株表面迅速成膜,耐雨水沖刷,藥效持久,可達數十天。是對付作物白粉病的產品。
聯系人:朱經理
電話:13681772925
(火爆農資招商網:李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