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上發生東方粘蟲會嚴重的影響到產量,那么我們發現時就要及時治理,這樣才能在后來的生長中不被其所害,那么我們對其病蟲做以下詳細認識:
病原:
除甜玉米,還可為害水稻、栗、裨和甜高粱等。年生3~4代。在有的地區,代幼蟲出現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嚴重為害甜玉米。第二代幼蟲,主要發生于牧草地和雜草地。幼蟲潛入地表淺土層越冬,休眠至到春。 成蟲蛾為夜行性,飛翔能力極強,喜聚燈光之下。雌成蟲羽化2~3天后,上午 8-10時,飛至禾本科植物的枯草縫隙處和鮮葉葉背及葉鞘凹陷處產下卵塊,l塊約有200粒。生存期間可產700-800粒卵.1—2齡芳齡幼蟲,日夜取食葉片,3齡以廠,則晝伏夜出取食。幼蟲經5~7齡,約1個月后,長至35mm左右,蛹化。
防治方法:
新開墾地塊和山林地帶天敵少,發生量極大。以早期防治為主,在出穗前,進行重點防治。
這些防治及識別的方法希望可以給您種植的時候帶來一定的幫助,在來年的收獲中有一個大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