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延安市按照農業農村部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成立延安蘋果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整市推進建設延安蘋果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造果業高質量發展“延安模式”和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狠抓“三品一標”提質量。延安市扎實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實現基地提質增效。延安蘋果種質資源圃收集資源4000多份,是全國大集中的蘋果種質資源圃。建成蘋果旱作節水示范基地150.9萬畝,改造老園16.97萬畝,創建高質高效園、美麗果園85個,推廣“3332”模式12.3萬畝。建成綠色有機蘋果生產基地133.7萬畝、良好農業基地25.7萬畝,洛川縣、寶塔區整區域通過國家綠色食品原料基地認定,蘋果質量監測合格率持續穩定在以上。“延安蘋果”以82.99億元居全國蘋果類品牌價值第二位,入選“消費者喜愛的果品區域品牌”。
立足延鏈補鏈促融合。延安市聚焦全國蘋果加工貿易集聚區建設,新增預冷、貯藏庫4.8萬噸,貯藏保鮮能力達到167.6萬噸;新增選果線26條,累計達到163條,分級選果能力每小時達到420噸;新增加工轉化鮮果能力5萬噸,累計達到61.4萬噸。同時,延安市圍繞蘋果積極打造供應鏈、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培育果袋生產、包裝材料、防雹網加工等關聯企業148家;銷售范圍覆蓋近30個省區市,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突出聯農帶農增活力。延安市優選重點鏈主企業44家,支持其與上下游主體組成戰略聯盟,培育億元果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大力發展以生產托管為主的社會化服務,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3183家,創建省級農業社會化服務示范縣10個。創建省級農民田間學校2個,實施基層農技員特聘計劃,年內培訓高素質農民3000人,開展線上線下培訓5792場次,培訓果農29.4萬人次。
聚合政策要素強確保。延安市積極搭建會展平臺,成功舉辦第十六屆中國·陜西(洛川)國際蘋果博覽會,吸引全國400多家參展商、采購商參與活動,同期舉辦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全國蘋果主產區(脫貧地區)蘋果產銷對接會等14項活動,達成各類蘋果購銷合同及意向協議112份約65.06萬噸。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