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補齊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薄弱環節這個短板,推動各個生產環節共同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河南省夏邑縣農機服務中心以農機購置補貼為著力點,大力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不僅優化了全縣農機裝備結構,補足了農機化短板,而且促進了夏邑縣農業機械化全面全程高質高效發展。
一是大力推廣先進適用綠色農機裝備,全面提升機械作業能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引導作用,對農機整地、種植、田間管理、收獲、烘干、秸稈處理等薄弱生產環節機械的翻轉犁、免耕播種機、噴霧機、航空器、玉米收獲機、花生收獲機、糧食烘干機、秸桿撿拾打捆機等農機新機具實行敞開補貼,應補盡補,積極推進老舊農業機械的報廢更新,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陳舊農機,優化農機裝備結構,促進農機節能環保,有力地提升了農業裝備智能化對農業機械化的支撐和服務能力。2020年度共補貼拖拉機、玉米收獲機、薯類收獲機、鏵式犁、播種機、打捆機、航空器、孵化機、烘干機等先進適用、綠色環保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4367臺,實施農機補貼資金達5655萬元,受益農戶達2743戶,淘汰陳舊農機669臺。
二培育壯大農機服務組織,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加大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培育力度,支持農機專業合作社參與農機深松整地、免耕播種、機械化收獲示范區建設等農機化項目,對農機專業合作社所需機具敞開補貼,并引導農機專業合作社與高標準糧田建設對接,積極推行土地托管、訂單作業、跨區作業等服務模式。加強與金融、土地部門聯系,為農機專業合作社解決資金、土地使用等方面問題。同時,以農機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加大農機教育培訓力度,積極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止2020年底,全縣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15家,年度總收入達8346萬元。
三是創建農機示范區,探索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積極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建設,結合農業生產模式,注重農機農藝相融合,加快“互聯網+農機”、“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等農機服務新模式和新業態的技術應用,進一步提升土地產出率和效益,確保糧食質量,為規模經營和農業綠色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2020年底使全縣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0%以上。
四是促進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全程機械化作業條件。圍繞促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配套,統籌各方力量,積極推進土地整治和標準農田建設,加快機耕道、場庫棚等農機化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業機械裝備的廣泛應用和規模化農機作業服務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來源:河南省夏邑縣農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