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要豐產,管理很關鍵。
眼下,黑龍江省大田糧食作物進入關鍵的夏管環節,北大荒集團各地的田間地頭各種高科技設備、智能化農業機具紛紛“上崗”,馳騁田野鄉間,新技術、新方法大顯身手,不僅提高了耕地利用率、機械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同時也讓夏管變得更科學化、更智慧、更精準、更簡單。
智慧夏管智能農機“各顯神通”
物聯網自動蟲情測報燈、土壤智能檢測設備等智能化裝備矗立在稻田池埂上,如同田間“衛士”般實時關注著農田里的任何“風吹草動”……夏管時節,這一幕正發生在北大荒農業股份七星分公司第十九管理區高標準格田示范點。
近年來,七星分公司在格田里陸續安裝了智能灌排閥門、物聯網自動蟲情測報燈、害蟲性誘智能監測儀、土壤檢測設備、農林小氣候信息采集設備等6000余套,這些農業信息化裝備與數字一體化云平臺相連,動態回傳田間實時數據,為耕地保護、墑情監測、病蟲害防治、水肥控制等農業科學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撐。
“有機基地除草一直是有機農業生產的難題,藥不能噴、工不好雇……”這幾天,紅星農場管理區的有機大豆種植基地已進入了機械除草的關鍵時期,裝配有北斗導航系統和“智能除草機器人”的大馬力機車在田間所過之處,雜草清得干干凈凈,F場工作人員趙美峰介紹說:“這幾年農場陸續引進了8臺智能除草機,可以24小時連續作業,每天作業量相當于400-500人工的作業量。”
同樣是除草機器人,鶴山農場第四管理區用在了大田雜草上。鶴山農場農業發展部農機負責人馬利民介紹說:“除草機配置的高精度智能攝像頭精準區分豆苗和雜草,通過傳感器系統把收集到的數據繪制成‘作業地圖’,除草翼型尺剔除壟臺、壟側和壟底雜草,旋轉指輪剔除苗下小草。機器末端還加裝犁鏵,可對已經清的雜草進行覆土,雜草除凈率高達95%以上!”
智能農機具的加入,讓北大荒的夏管展示出滿滿的“科技范兒”。
智能農機“上崗”讓夏管更高效輕松
“以前田管靠自己下到池子里看,深一腳淺一腳的,稍微不細心可能就發現不了缺苗、蟲害啥的,現在巡田靠無人機,視野開闊,看得全、看得細,還有數據支撐,我們除草、施肥、灌溉、除病蟲啥的變得更精準、更高效,這也讓田間管理更加輕松!”近日,在北大荒農業股份八五六分公司第六管理區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的一處稻田旁,科技示范戶呂向民看著自動巡田的無人機感慨非常。
在八五六分公司,技術人員坐在屋里通過電腦終端遠程操控,就能讓遠在30里外的無人機庫自動打開,無人機根據指令自動升空進行巡田……
記者了解到,這臺自動起降開展巡田作業的無人機搭載了視覺攝像頭和多光譜攝像頭,可對水稻出苗率、生育進程、葉片氮含量、生物量等水稻全生育期長勢進行動態追蹤、對水稻病蟲草害發生情況進行實時監測,所形成的巡田處方圖,為種植管理提供精準的信息決策,便于后續農事操作、智能農機作業。
八五六分公司副總經理沈國春說:“用‘天地空’一體化技術服務農業生產,是八五六分公司聚焦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具體實踐,未來,我們將積極圍繞‘全域數字水稻云平臺’建設,擴充種植和管理模塊,讓越來越多的農事管理服務運用到農業生產中,確保北大荒的糧食穩產和豐收。”
眼下,北大荒農業股份友誼分公司連片高標準農田綠意盎然,水旱田進入關鍵的夏管時期。種植戶在手機APP上設置好路線,伴隨著一陣旋翼轉動聲,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沿著農田低空飛行。友誼分公司農業生產部總經理唐曹甲子說:“無人機作業,1個小時可以完成40畝地的植保防治,防治效果更好!
如今,一臺臺新式的智慧農業機械成了田野里的主要“勞動力”,無人駕駛拖拉機、播種施肥一體機、自走式噴霧機、植保無人機……各類新技術、智能農具在友誼分公司農田里大展身手,展示著現代化農業的“十八般武藝”。
近年來,針對作物生產管理的各環節,友誼分公司建設了空天地全周期感知系統,對每個環節的環境、作物等各類參數進行全面感知,構筑農業生產大數據中心,為生產決策、執行提供數據支持。足不出戶,就能將農田狀況盡收眼底。
如今,在北大荒多地已經將物聯網設備、大數據、5G技術、機器人、智能傳感與控制、地塊畫像等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實現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或少人化精準作業。
開啟“智能化”替代“機械化”生產模式
記者也了解到,在北大荒集團,智慧農機不僅僅應用于夏管階段,智能化、無人化的農業生產方式已融入到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讓種植和管理更加省時省力。
在開頭文中提到的智能裝備“站崗”的北大荒農業股份七星分公司第十九管理區高標準格田示范點,種植戶魏張麗介紹說:“我這塊稻田今年格田改造后,變成了8個平均面積30畝的大池子,我利用搭載北斗智能導航設備的側深施肥插秧機插秧,照往年提前2天完成插秧任務,節省人工和燃油費3500多塊錢!
經過近年來北大荒集團不斷在智能農機推廣使用上的持續作為,智慧農機給北大荒人帶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逐漸顯現。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指導各農(牧)場落實智能農機建設任務,北大荒集團著力推進智能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應用場景打造、技術模式集成應用,推動農業機械化向信息化、數字化、少人化、智能化方向轉型。
按照農業農村部關于大力推進智慧農業發展的部署要求,以及《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貫徹落實(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實施方案》,結合當前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實際應用,制定了《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2024年智能農機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根據方案,2024年,北大荒集團將繼續推進16個具有一定建設基礎的智慧農場開展智能農機基地建設工作。
同時,鼓勵有條件的農(牧)場結合實際,重點圍繞耕、種、管、收等主要種植環節智能裝備應用開展智能農機基地創建。
重點打造8個智能農機示范基地,其中:作業全環節智能農機基地水旱田農場2個(建三江分公司七星農場、勝利農場),作業相關環節智能農機基地水旱田農場6個(寶泉嶺分公司寶泉嶺農場、紅興隆分公司友誼農場、牡丹江分公司八五六農場、北安分公司趙光農場、九三分公司鶴山農場、齊齊哈爾分公司查哈陽農場),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機裝備深度融合,實現農業生產全環節的數字化,以及關鍵環節的智能化,全面開啟“智能化”替代“機械化”生產模式。
接下來,北大荒集團將以破解智能農機落地應用難點卡點為突破口,全面推進智能農機基地建設,創新智能農機應用場景,多維度、全鏈條改造傳統農業,通過試點先行,打造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農機基地樣板,示范帶動北大荒智能農機快速發展,為早日實現“三大一航母”“數字北大荒”注入新動能。
(來源: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