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2月末3月初)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長期陰雨天氣或頻繁的冷空氣侵襲,抑或持續冷高壓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強輻射冷卻易造成倒春寒。初春氣候多變。如果冷空氣較強,可使氣溫猛降至10℃以下,甚至雨雪天氣。下面小編就蔬菜、果樹和冬小麥如何防治倒春寒提出以下幾點措施:
蔬菜在較高的溫度下驟然遇到低溫,其生理機能會出現異常,如葉片或果實等表現出各種異常狀態,造成蔬菜出現干葉、黃化、萎蔫、畸形花果、落花落果、早花或早抽薹等癥狀。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早春蔬菜發生“倒春寒”很有必要。
春寒分低溫冷害和晚春霜凍兩種:低溫冷害主要發生在2至4月份,對春季蔬菜造成爛根、死苗、落花落果以及先期抽薹等危害;晚春霜凍一般發生在4月中下旬,使田間正在生長的蔬菜植株表面結霜,受到損害。現將預防措施介紹如下:
一、低溫煉苗。幼苗出齊以后,苗床要通風,并隨天氣轉暖逐步加大通風量,對幼苗進行低溫鍛煉,以提高秧苗抗寒能力,適應室外低溫環境。...[查看詳細]
2018年清明期間,北方大部分地區遭遇了強降溫天氣,一些地方的小麥、蔬菜及果樹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凍害,對小麥生長、蔬菜及果樹坐果造成影響,帶來了損失。
今年上半年,小麥就普遍出現輕微凍害,因品種不同凍害程度有差異,葉片發白。
小麥變成這樣,或多或少都會影響產量。
其實,如果關注天氣預報,可以提前預防凍害,效果要比凍害后被動補救要好,但是有時候忽略了怎么辦?能不能提前預測呢?...[查看詳細]
蔬菜在較高的溫度下驟然遇到低溫,其生理機能會出現異常,如葉片或果實等表現出各種異常狀態,造成蔬菜出現干葉、黃化、萎蔫、畸形花果、落花落果、早花或早抽薹等癥狀。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早春蔬菜發生“倒春寒”很有必要。
春寒分低溫冷害和晚春霜凍兩種:低溫冷害主要發生在2至4月份,對春季蔬菜造成爛根、死苗、落花落果以及先期抽薹等危害;晚春霜凍一般發生在4月中下旬,使田間正在生長的蔬菜植株表面結霜,受到損害。現將預防措施介紹如下:
一、低溫煉苗。幼苗出齊以后,苗床要通風,并隨天氣轉暖逐步加大通風量,對幼苗進行低溫鍛煉,以提高秧苗抗寒能力,適應室外低溫環境。
二、增加設施。增加保護設施可采取兩種方式:
(1)架設風障。風障對冷空氣有阻擋作用,阻止地表進一步降溫。...[查看詳細]
春節過后就是春天了,小麥開始返青,這個時候小心“倒春寒”!春季到來后,一般氣溫緩慢上升,小麥開始返青和拔節,若遇到倒春寒,正在發育的小麥會因溫度劇降而遭受冷害。輕者造成小麥上層葉片漸漸枯黃,重者影響到小麥的發育,造成結實率降低,穗粒數減少,甚至植株不能正常抽穗,苗期干枯死亡。為減輕小麥倒春寒的危害,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小麥“倒春寒”預防措施
1.早春鎮壓、起身期噴施壯豐安。小麥旺長田塊,在墑情適宜的情況下鎮壓旺苗。因為對旺苗鎮壓后,可抑制小麥過快生長發育,避免其過早拔節而降低抗寒性。另外,在起身期噴施壯豐安,一可適當抑制生長發育、提高抗寒性,二可抑制節間過度伸長,提高抗倒性。
2.灌水。關注天氣變化,于降溫前灌水。水的熱容量比空氣和土壤大,早春寒流到來之前澆水能使近地層空氣中水汽增多,在發生凝結時,放出潛熱,以減小地面溫度的變幅。同時,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導熱能力增強,使土壤溫度增高。
3.熏煙。當發生霜凍時,采用田間地頭熏煙的方法,減輕霜凍。...[查看詳細]
初春到來后,氣溫會逐漸升高,而這個時候正是小麥開始返青和拔節的時期,這個時期如果突然出現大幅度的降溫天氣,甚至出現霜凍,正在發育的小麥會因溫度劇降而遭受冷害,這就是所謂的倒春寒,減輕倒春寒對小麥的危害有哪些,怎樣減輕倒春寒對小麥的危害呢?
倒春寒對小麥的危害有哪些
倒春寒一般發生在小麥兩個生長期:一是返青后拔節前。這個階段發生凍害,主要是小麥葉片受凍,開始時受凍部分呈水漬狀,似水燙過一樣。化凍后葉片失水枯黃,嚴重時地上部分全部枯萎、生長點被凍死。
二是拔節后,麥苗處于小花分化階段。這個時期發生凍害,輕者小麥形成半邊穗、兩段穗等多種畸形穗;重者小麥性細胞敗育,造成穗部大量空殼,甚至整個幼穗受凍死亡。
減輕倒春寒對小麥危害的防治措施:...[查看詳細]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
版權所有 www.pc0123.com-火爆農資招商網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