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春天雨水多的年份或地區,春梢發病就重。遇陰雨連綿或霧大露重的天氣,就更有利發病。通常新抽出的幼葉尚未展開前及謝花后不久的幼果期易發病。果實染病后影響外觀和質量,給果農造成很大的損失。
溫度和濕度對瘡痂病的發生流行都有決定性的影響。發病的溫度范圍為15~30℃,適為20~28℃。在浙江等橘區,瘡痂病以對幼果的為害重,春梢的發病情況在不同年份間有很大差異。溫度偏低是限制春梢發病程度的關鍵因素。
柑橘瘡痂病的防治技術
柑橘瘡痂病防治應在搞好清園及加強管理的基礎上,重點做好藥劑防治工作。
傳統方法:
實施檢疫,防止病菌帶入。合理修剪、整枝,增強通透性,降低濕度;控制肥水,促使新梢抽
發整齊。結合修剪和清園,剪除樹上殘枝、殘葉、病枝、病葉、病梢;并
藥劑防治方法:
如果前期沒有周年防控,現階段采取以下辦法:
1、病癥初顯時,用《靚果安》200-300倍+《大蒜油》1000-1500倍噴霧連續用藥2-3次,每
次間隔5-7天,根據實際病情可復配其他化學藥劑。
2、病情嚴重、樹勢衰弱的、有黃化的,使用《青枯立克》200-300倍+《根基寶》300倍+《沃豐素》600倍灌根1-2次,灌于毛細根區,以灌透為準。
當然如果在沒上病就開始防,效果會更好,與去年相比,果實的瘡痂面減少,發病率減輕,對柑橘炭疽病、砂皮病也有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