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夏季來臨,也是病蟲病害的高峰時期,那么要怎么去注意一些小小的細節,才能做到科學有效,你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小細節,如果你處理不當,很有可能就是造成低產的問題關鍵。
首先,要以預防為主,用藥時間對了,防效才理想。如保護性殺菌劑一定要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使用,除草劑要分劑型正確施用,如芽前施用和莖葉處理等。如果病蟲草害已有發生,根據不同發育階段的病、蟲、草害對農藥的抗藥性不同要抓住關鍵時期進行防治。
接下來是在配用農藥時,要進行二次稀釋這樣能夠提高農藥的混溶性,避免產生分層、絮狀或沉淀甚至乳劑破壞、懸浮率降低、結晶析出等現象發生,影響農藥藥效。
還要嚴格掌握施藥量。任何農藥均應按推薦用量使用,隨意增減易造成作物藥害或影晌防效。
施藥要均勻周到,不能重噴或漏噴,以對作物,對病蟲草有效,噴后遇雨應重噴,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一定要調節農用水質,避免不良水質分解農藥農民朋友平常用來配藥的水大都是河水或是溝渠里的水,這樣的水往往含有很多的雜質和堿性物質,資料顯示,多數農藥在堿性水中容易被分解鈍化而大大減低防效。所以,配農藥用水一般選用井水為宜。
在發生藥害及時要及時補救。一是施肥補救,對葉面產生藥斑、葉緣枯焦或植株黃化等癥狀的藥害,可增施肥料來減輕藥害程度,一般常用葉面追肥來補救;二是對抑制或干擾植物生長的除草劑藥害,可噴灑赤霉素來緩解。
這些看起來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注意事項,但是能夠完全按照這個步驟去做的又有多少,所以,再次的提醒農民朋友,一定不要忽視了一些我們看似很小的細節問題,做到提前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