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26個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再建6個“噸糧鎮”、15個“噸糧村”,帶動糧食平均單產突破300公斤
■把糧油面積按茬口細化到作物、分層級落實到田塊,著重挖掘復種潛力
■以陜北、渭北為重點區域,加快謀劃“十五五”旱作節水農業規劃
■推廣一批高產優質種子,重點支持幾家育繁推一體化龍頭企業;推廣一批高性能農機,以丘陵山地、高速精量播種等急需用機為重點,加緊研發制造和熟化定型
打造26個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再建6個“噸糧鎮”、15個“噸糧村”,帶動糧食平均單產突破300公斤……2月14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陜西將以更實舉措抓好糧食生產。
穩定面積與提升單產一起抓。陜西將把糧油面積按茬口細化到作物、分層級落實到田塊,著重挖掘復種潛力,在關中、渭北水旱交界區大力推廣一年兩料、兩年三料種植模式,爭取利用夏閑地擴種夏大豆和夏玉米。加快推廣高產技術,強化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力機型“三主融合”,再推小麥寬幅溝播、玉米增密度、大豆全苗增粒、油菜增密降損等集成技術。
良田建設與耕地保護一起抓。陜西將挖掘好旱地潛能,以陜北、渭北為重點區域,加快謀劃“十五五”旱作節水農業規劃,在楊凌和6個市級農科院打造旱作節水農業“四位一體”示范園,每年確定試點縣,集中投入、連片建設,推廣耐旱品種,配套節水設施,打造一批農業節水核心示范區。對蒲城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要加強技術指導和過程管理,堅持以種適地、以地適種,雙向發力,探索適宜治理模式。
良種普及與良機推廣一起抓。陜西將推廣一批高產優質種子,重點支持幾家育繁推一體化龍頭企業,發揮小麥、油菜、蘋果、獼猴桃等育種科研團隊作用,加快3個制種大縣、6個省級良繁基地建設,分層級開展高產品種競賽,篩選當家品種,發布良種目錄,分區域配套集成技術,編制主推品種技術路線一張圖,培育推廣一批“五良”協同新典型;推廣一批高性能農機,搶抓農機重大項目建設機遇,以丘陵山地、高速精量播種等急需用機為重點,加緊研發制造和熟化定型。用好國家“兩新”政策,以大馬力智能農機、山區適用小型機、蘋果等特色產業適用農機為重點,加快設備升級和推廣應用;大力實施農機化“十百千”工程,建設10個研產推用一體化基地、100個區域服務中心、培育選拔1000名“金牌”農機手。(陜西日報記者劉印)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