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都市現代農業建設及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情況。據悉,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從2021年起,按照“調結構、補短板、強鏈條、增效益”工作思路,全面推進優質稻米全產業鏈建設。全市優質稻米一二三產總產值由2020年的34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58.7億元,增幅達73%。
今年,南京糧食“豐收答卷”可圈可點——糧食生產形勢持續向好,糧食產量2019年為96.56萬噸,2023年預計達99.72萬噸;畝產實收測產再創新高,六合區冶山街道示范片“Y兩優911”畝產達810.8公斤,刷新全市水稻畝產紀錄。
近年來,南京市農業農村局圍繞“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糧油消費升級”的需要,開展優質稻米全產業鏈建設,支持加工設施設備提檔升級,開發方便米粉、米糠油等健康糧油衍生品,豐富產品品類。其中,支持南糧集團開發糙米,南京遠望公司開發富硒米、低糖米,江寧太和合作社開發“米珍”產品等,切實讓市民吃上更多“地產好糧”。
一粒稻米,在實施統一稻種、統一種植生產、統一收儲加工、統一宣傳銷售等“六統一”管理模式后,開展訂單生產,農戶平均種植1000畝就可增加10萬元效益。這些稻米有個極有特色的品牌——“金陵味稻”。目前“金陵味稻”核心訂單基地1.4萬畝已全面實現訂單化種植,同時帶動其他優質稻米品種訂單約20萬畝。“稻谷收益+大米銷售收益+大米銷售獎勵+二次分配”的綜合收益模式也讓種植者獲得更多收益,每年促進農民增收約1500萬元。
據介紹,南京地區有傳統的稻米種植習慣和優勢,稻米文化底蘊深厚,品質、口感一直較好。但過去南京地產稻米品牌多而散,沒有形成品牌合力。從2021年開始,南京市連續4年每年安排1000萬元市級資金,持續打造“金陵味稻”區域公用品牌,不斷提升全市優質稻米品質和效益。如今,“金陵味稻”區域公用品牌已經與28家稻米加工、銷售企業建立母子品牌體系,基本形成“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來源:南京市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