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農業科技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突出技術集成組裝和大兵團式作戰優勢,推動重點專項切實解決區域產業瓶頸,發揮科技支撐作用,近日,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聯合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廬江縣,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稻-麥(油)綠色豐產增效技術研發及集成示范項目現場會。
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光熱水資源充足,地面積較大,屬我國多元化兩熟區重要糧食生產基地。然而,肥藥產品與農機農藝技術不匹配、周年自然資源利用效率不高、肥水藥投入量大、利用率低等問題限制稻-麥(油)系統作物周年產量和品質提高。因此,促進糧油作物周年豐產增效與資源高效利用,對區域作物豐產增效與可持續發展,國家糧食意義重大。本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闡明稻-麥(油)周年產量和品質協同提升的機理與技術途徑,構建綠色豐產提質增效技術體系與模式,促進區域糧食生產提質增效、綠色增產。
項目擬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主要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稻-麥(油)周年資源高效利用和周年產量與品質協同提升的障礙及生理機制,稻-麥(油)周年豐產優質品種鑒選與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周年豐產優質肥藥精準調控與災害綠色防控技術、規模經營綠色豐產優質高效機械化智慧化生產管理關鍵技術和周年產量-品質協同提升關鍵技術。
此次會議充分整合良種、農藝、農田、農機、植保等優勢科研成果,突出技術集成組裝和大兵團式作戰,通過展示多個專項科研成果集成示范效果,打造區域性集成示范基地,聚焦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高,在確保項目完成任務目標的同時,建立示范-輻射區技術推廣模式,促進區域糧油作物大面積豐產增效。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