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每年實施土地整治項目300余個,實現每年新增耕地8萬余畝,讓撂荒地變“豐收田”。
在江津區蔡家鎮福德村,眼前的五十多畝富硒水稻已經灌漿結實,飽滿的顆粒也預示著不久后即將迎來的豐收。村民夏先六說:“一穗都是四百多顆四五百顆,一畝地能夠產一千一二百斤,效益比以前增長了二三十。”福德村的土地整治工程始于2021年,經過一年多的高效整治,土地的田塊規;屎吞萏锘识嫉玫矫黠@提升。
村綜合服務專干周德倫介紹,他們新增了兩公里的灌溉水渠,有六公里多的灌溉管道,整治的梯田有三千余畝,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種地的積極性。
3年多來,重慶每年實施土地整治項目300余個,實現每年新增耕地8萬余畝,當前重慶實有耕地面積2775萬畝,嚴守住了耕地保護紅線。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耕地保護監督處處長王穎表示,下一步土地整治將把耕地保護與發展規模化農業,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然后通過規劃,統籌地推進林地、園地、 耕地的整治,打造一幅背山望田,寄托鄉愁的巴渝山居畫卷。
(來源:第1眼-重慶廣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