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吉林省各地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的春耕景象,農戶們搶抓氣溫回升、土壤墑情適宜的有利時機,掀起大田播種高潮。保護性耕作方式成為農戶們的優選。
今年,蛟河市將保護黑土地作為切實糧食的根本之策,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高效推進春耕工作。
今年,蛟河市計劃開展保護性耕作面積3萬畝,目前已完成8000多畝,預計將在5月20日前全面完成保護性耕作作業。
在柳河縣亨通鎮黑崴子村農民藍鳳成家的玉米地里,免耕播種機正在作業,50多畝地不到一天就能完成播種。去年秋收后,這塊玉米田實施了條帶旋耕作業,秸稈全量還田,既減輕了秸稈離田壓力,又保護了土壤耕層。
柳河縣有玉米大田100多萬畝,從4月22日開始,各鄉鎮統籌組織機械化作業和人工作業,縮短整地播種時間,搞好耕作機械、灌溉設施配套應用,確保春播工作順利完成。
在白城市洮北區青山鎮八家子村楊金寶的玉米地里,集施肥、播種、鎮壓于一體的免耕播種機正在高效作業。
今年白城市洮北區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計劃實施78萬畝,目前已完成60萬畝。
為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今年吉林省繼續擴大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規模,落實中央扶持資金12.47億元,3300萬畝任務已細化分解到縣鄉村,免耕播種機達到5萬臺。同步安排落實了15個整體推進縣、240個高標準應用基地和21個實施效果監測點建設。制定了2023年保護性耕作實施方案和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技術指引,本著“多覆蓋、少動土”的原則,主推秸稈覆蓋條帶耕作、秸稈全覆蓋免耕播種、寬窄行秸稈覆蓋免耕播種、秸稈覆蓋原壟耕作4種模式。目前,已組織五個省級保護性耕作專家指導組,分區包片深入各地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據5月12日農情調度,吉林省玉米已播計劃面積的98.16%,大豆已播計劃面積的44.06%,薯類已播計劃面積的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