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下午,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小麥赤霉病在安徽省大流行風險高,預計小麥赤霉病自然發生面積約4100萬畝,約占全省小麥種植面積的95.5%,全省需防控面積約8200萬畝次。
赤霉病是安徽省小麥生產上的重大病害。安徽省要求各地抓住防控關鍵時期、關鍵節點,及時組織開展統防統治和小農戶的代防代治,確保小麥赤霉病統防統治覆蓋率在80%以上。同時,在小麥主產區全面開展無人機飛防的第三方監管工作,全程監控防治質量。
針對全省小麥赤霉病重發態勢,安徽省將做好資金、藥劑、器械三重工作。截至3月底,省市縣各級累計籌措資金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億元。目前,全省已組織落實高效防控器械2萬臺(套),各地已采購3.4億元高效對路藥劑,防控可覆蓋面積達2100萬畝次。此外,省級7個赤霉病防控技術專家組也將于近日赴各地開展巡回技術指導服務工作。
為切實抓好赤霉病防控工作,今年安徽省將小麥赤霉病防控納入市縣鄉三級糧食黨政同責考核內容,利用“安徽省病蟲疫情信息調度指揮平臺”,加強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調度指揮。通過召開防控現場會、播放宣傳片、發放明白紙等多種途徑,營造赤霉病防控氛圍。實施赤霉病防控工作網格化管理,推行“行政人員+技術人員+防治隊伍”的“三位一體”包保模式,并成立專家組指導各地科學有效開展防控。
(來源: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