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化肥巨頭紛紛發出警告,由于天然氣供應受到沖擊以及價格飆升,氮肥供應平衡將受到沖擊,價格也將隨之上漲。
化肥生產商——加拿大Nutrien公司公布的財報顯示,公司二季度利潤超出預期。不過,因預計天然氣成本上升將損害其氮肥業務,該公司下調了全年盈利預期。
天然氣是用于生產氮肥的重要原料。在對俄制裁擾亂天然氣供應后,天然氣價格一直在飆升。Nutrien警告稱,天然氣價格高企,可能會削弱利潤增長。
由于俄羅斯供氣減少,多家歐洲企業業務也受到沖擊。近期,俄羅斯對歐洲供氣量再度縮減。目前對德輸送天然氣的北溪一號管道天然氣流量已經降至產能20%的水平。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集團7月27日表示,將減少化肥原料氨的生產,以降低對天然氣的需求。天然氣供應減少和價格上漲給巴斯夫帶來沉重負擔,因為該公司既用天然氣發電,又將其作為產品的原料。
此前,巴斯夫多次發出預警,若天然氣供應量低于需求的50%,巴斯夫將不得不縮減甚至完全關閉一體化化工綜合生產基地——德國路德維希港基地。
不僅是德國,歐洲化肥巨頭雅苒國際公司(YARA)不久前也表示,由于天然氣價格不斷走升,已經削減了幾個工廠的產能,將合成氨產能削減了130萬噸,尿素產能削減了170萬噸。
同時北美化肥巨頭CF工業公司首席執行官TonyWill也表示,由于歐洲和亞洲對天然氣這一稀缺資源的爭奪,液化天然氣市場在未來幾年內將持續緊張,這也將使這些地區的肥料價格居高不下。
Will指出,市場上沒有足夠的氨肥能滿足需求,因此需要先暫時壓制需求。CF工業的管理層預計,公司第三季度的氨產量將低于今年前兩個季度的產量,因為第三季度將是本年度原本計劃進行設備維護較多的季度。主要專注于氮基化肥的CF工業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氮供需平衡將保持緊張,因為全世界都在急于補充谷物庫存,以防止發生人道主義危機。
Nutrien臨時首席執行官KenSeitz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預計能源、農業和化肥市場的供應挑戰將持續到2022年以后!
(來源:綜合整理自財聯社、中國化工報、農資導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