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三秋”生產順利進行,縣農機中心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要求,精心組織,合理安排,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為目標,充分發揮大型農機具機械化作業、農機合作社帶頭作用,全力以赴做好“三秋”生產工作。
一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由農機中心主任任組長,社會化服務、推廣、生產等科室人員及各鄉鎮街道農機站長為成員,負責全縣玉米、水稻機收及秸稈還田、深松整地、小麥免耕播種等技術的組織領導、督促、檢查驗收和考評工作。根據全縣農業生產特點,結合省、市農機部門《關于做好秋季農機化生產和玉米機收減損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明確了工作任務,并將任務層層分解,責任落實到人。
二加強農機手培訓,提高操作能力和水平。在“三秋”生產開始之前,對新購機機手和參加“三秋”生產的機手組織開展了專題培訓,培訓的重點是駕駛操作技能、生產知識、跨區作業知識和新機械的維修保養使用技術,確保機手以良好的技術狀態投入到“三秋”生產。
三做好農機維修網點的管理。成立農機維修網點隱患排查小組,負責農機維修網點隱患排查和集中整治工作,并制定和印發了《郯城縣農機維修網點生產責任書》、《責令整改通知書》、《郯城縣農機維修生產管理制度匯編》等材料,要求各鄉鎮(街道)按照相關要求,認真開展農機維修網點隱患自查自糾工作。截止目前,已排查維修網點17家,排查各類隱患70余條,并全部出具了整改通知書。
四精心組織農機跨區作業和訂單作業。根據今年雨水偏多及玉米、水稻收獲時間差提前做好市場調查,搞好機械供需銜接,合理規劃作業區域,積極組織引導開展好跨縣、跨市、跨省作業。加強同公安、交通、氣象、石油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做好秋季農機作業秩序維護、道路通行、天氣預報、農機用油供應等保障服務工作,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等農機服務組織信譽好、服務優的優勢,大力推行訂單作業,努力提高機具利用率和機手作業效益。
截至11月1日,全縣水稻收獲面積21.9萬畝,冬小麥播種面積57.1萬畝,機耕整地46萬畝,其中深松面積14萬畝。秋收秋種工作進展順利。
(來源:山東省臨沂市農業機械發展促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