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0awsc"></rt>
  • 當前位置:首頁 >> 農資新聞 >> 2021年玉米重大病蟲防控技術方案

    2021年玉米重大病蟲防控技術方案

    編輯:小賀  發布時間:2021/3/12  瀏覽次數:932  信息分類:農藥網

    預計2021年全國玉米病蟲害將偏重發生。其中,玉米“三病一蟲”發生面積4.4億畝次,同比增加13.4%。

    草地貪夜蛾發生涉及黃淮海及以南玉米種植區,見蟲面積4000萬畝,其中長江以南占80%;粘蟲在北方和西南部分玉米產區可能出現高密度集中危害,預計發生面積7500萬畝次;玉米螟在東北大部中等發生,黃淮大部和西南局部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2.6億畝次;大斑病在東北、華北、西南部分地區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6500萬畝。為做好2021年玉米重大病蟲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標

    重點防控草地貪夜蛾、玉米螟、粘蟲、棉鈴蟲、地下害蟲、大斑病、小斑病、銹病等病蟲,總體防治處置率90%以上,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3%以上,病蟲害總體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化學農藥使用持續減量化。

    二、防控策略

    堅持分類指導、分區施策、聯防聯控的原則,突出綠色防控技術應用,著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實施秸稈粉碎還田,選用抗耐病蟲品種,采取種子處理、苗期病蟲害防治、天敵保護利用和中后期病蟲綠色防治技術,保障玉米生產。

    三、防控重點

    (一)北方春播玉米區。重點防控二代三代粘蟲、玉米螟、雙斑長跗螢葉甲、地下害蟲、大斑病、莖腐病、玉米線蟲矮化病、灰斑病。

    (二)黃淮海夏播玉米區。重點防控草地貪夜蛾、玉米螟、棉鈴蟲、二代三代粘蟲、桃蛀螟、玉米蚜蟲、二點委夜蛾、薊馬、莖腐病、穗腐病、南方銹病、褐斑病、彎孢葉斑病、小斑病、粗縮病。

    (三)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區。重點防控草地貪夜蛾、玉米螟、二代三代粘蟲、紋枯病、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

    (四)西北玉米區。重點防控地下害蟲、玉米蚜蟲、葉螨、玉米螟、雙斑長跗螢葉甲、莖腐病和大斑病。

    四、主要病蟲防治技術

    (一)草地貪夜蛾、玉米螟、粘蟲、棉鈴蟲、桃蛀螟等蛀食性害蟲。秸稈粉碎還田,減少蟲源基數;成蟲發生期使用殺蟲燈結合性誘劑誘殺;成蟲產卵初期釋放赤眼蜂滅卵;心葉期幼蟲低齡階段優先選用蘇云金桿菌、球孢白僵菌、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金龜子綠僵菌等生物農藥,或選用四氯蟲酰胺、氯蟲苯甲酰胺等酰胺類、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乙基多殺菌素、茚蟲威等殺蟲劑噴霧防治。抓住低齡幼蟲防控時期實施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

    (二)地下害蟲及薊馬、蚜蟲、二點委夜蛾、甜菜夜蛾等苗期害蟲。播前滅茬或清茬,玉米播種溝上的覆蓋物;利用含有噻蟲嗪等新煙堿類殺蟲劑與氯蟲苯甲酰胺、溴氰蟲酰胺或丁硫克百威復配的種子處理劑拌種或包衣。

    (三)玉米葉斑類病害。選用抗耐病品種,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在玉米心葉末期,選用枯草芽孢桿菌、井岡霉素A、苯醚甲環唑、丁香菌酯、吡唑醚菌酯、丙環·嘧菌酯等殺菌劑噴施,視發病情況隔7—10天再噴1次,褐斑病重發區在玉米8—10葉期用藥防治。

    (四)根腐病、絲黑穗病和莖腐病等土傳病害。選用抗耐病品種,及時排澇。利用含有精甲·咯菌腈、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種子處理劑拌種或包衣。

    (五)雙斑長跗螢葉甲。在玉米吐絲授粉期,平均單穗花絲超過5頭時進行防治,選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噻蟲嗪、吡蟲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殺蟲劑噴施,重點噴施果穗花絲等部位。

    (六)玉米紋枯病。選用抗耐病品種,合理密植。選用含有噻呋酰胺的種子處理劑拌種或包衣,發病初期剝除莖基部發病葉鞘,噴施井岡霉素A等殺菌劑噴施,視發病情況隔7—10天再噴1次。

    五、專業化統防統治技術

    (一)秸稈處理、深耕滅茬技術。采取秸稈綜合利用、粉碎還田、深耕土壤、播前滅茬等手段,嚴重發生地塊病殘體離田處理,壓低病蟲源基數。

    (二)成蟲誘殺技術。在趨光性害蟲成蟲羽化期,使用殺蟲燈誘殺,對玉米螟越冬代成蟲可結合性誘劑誘殺。

    (三)種子處理技術。根據地下害蟲、土傳病害和苗期病蟲害種類,選擇適宜的種子處理劑統一拌種或包衣。

    (四)苗期害蟲防治技術。根據苗期害蟲發生情況,選用適宜的殺蟲劑噴霧防治。當季使用過煙嘧磺隆除草劑的地塊,避免使用有機磷農藥,以免發生藥害。

    (五)中后期病蟲綠色防治技術。心葉末期,統一噴灑蘇云金桿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制劑防治玉米螟、棉鈴蟲和草地貪夜蛾;根據葉斑病、穗腐病、玉米螟、棉鈴蟲、蚜蟲和雙斑長跗螢葉甲等病蟲發生情況,合理使用殺蟲劑和殺菌劑,控制后期病蟲為害。宜使用高稈作物噴霧機和航化作業提升防控效率和效果。

    (六)赤眼蜂防蟲技術。在玉米螟、棉鈴蟲、桃蛀螟等害蟲產卵初期至盛期,選用當地優勢蜂種,每畝放蜂1.5—2萬頭,每畝設置3—5個釋放點,間隔7天分兩次統一釋放。

    六、注意事項

    1.殺蟲燈注意在害蟲成蟲羽化高峰期和夜間活躍時段使用,限度保護生態平衡。

    2.性信息素誘殺技術應大面積連片應用,且不能將不同害蟲的誘芯置于同一誘捕器內。

    3.生物農藥應適當提前施用,確保防效。

    4.施藥宜在清晨或傍晚,用水量要足,施藥部位要精準。

    5.注重農藥的交替使用、輪換使用、使用,延緩抗藥性產生。

    (來源: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火爆農資招商網官方微信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 *姓名:
    • *聯系電話: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

    【加入收藏】 文章標簽:玉米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冊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火爆農資招商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版權所有 www.pc0123.com-火爆農資招商網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泉县| 武宁县| 托里县| 彭山县| 宽城| 肃宁县| 达孜县| 沁水县| 崇阳县| 宜都市| 吉安市| 保康县| 新泰市| 繁峙县| 舟山市| 措美县| 中江县| 招远市| 高陵县| 徐水县| 齐齐哈尔市| 安乡县| 抚宁县| 丹寨县| 东城区| 思茅市| 城固县| 来宾市| 遂溪县| 阿拉善右旗| 仙桃市| 当雄县| 星子县| 秦安县| 醴陵市| 盐亭县| 通道| 淳化县| 封开县| 吐鲁番市|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