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多少度會發生凍害?小麥發生凍害的條件是什么?小麥凍害如何補救?據悉,近期天氣強冷空氣頻繁,多地小麥發生不同程度的凍害現象,給農民朋友們帶來一定的損失。

小麥多少度會發生凍害?
1、小麥播種后,氣溫高,一直持續到立冬前后,然后突然降溫,比如降雪、降雨等,由于小麥在播種后沒有經歷過寒冷溫度的鍛煉,直接降溫后,就很容易造成凍害。
2、和種有所區別,這種情況是直接進行長時間的低溫天氣,晴天溫度高的天氣不多,導致地上部分的麥苗枯萎死亡,造成凍害。
3、這種情況是在年后,也就是我們說的“倒春寒”,本來過了年,溫度開始逐漸回暖,但是,突然遇到寒流,這時候小麥抵抗嚴寒的能力下降,就會出現大面積的凍害,造成死苗。
小麥發生凍害的條件
溫度:小麥越冬期間(12月下旬至來年2月中旬)持續低溫或越冬期間因天氣反常造成凍融交替而形成的小麥凍害。
初冬凍害:小麥播種后,氣溫高,一直持續到立冬前后,然后突然降溫,比如降雪、降雨等,氣溫驟降10℃左右,達-10℃以下,持續2~3天,小麥的幼苗未經過抗寒性鍛煉,抗凍能力較差,極易形成初冬(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凍害。
長寒型凍害:當冬季有兩個月以上平均氣溫比常年偏低2℃以上,氣溫在-15~13℃的天數較多,易發生冬季長寒型凍害。
越冬凍害:越冬期(12月下旬至來年2月中旬)小麥處于休眠狀態,抗寒能力很強。但由于黃淮海區小麥具有越冬不停止生長的特點,此階段小麥處于地上部稍長,地下部分生長階段,一旦遇回暖天氣,幼苗又開始生長,抗寒力相對減弱,當再次寒流降溫到-15~-13℃時,即會產生較嚴重的越冬凍害。
麥苗:發生凍害的小麥類型是弱苗和旺苗
麥苗前期生長過旺,會造成田間群體大,苗子弱,抗病和抗逆能力差,越冬時如遇低溫,很容易產生凍害,而且易發生病蟲害,較易受損失,而且苗子群體太大會產生很多無效分蘗,損耗養分且不結實,會對產量造成影響。
耕地:前期整地質量差的麥田,特別是近年旋耕未鎮壓的麥田及沙土地麥田,年年都有越冬期凍死苗現象。墑情差的情況下,也可形成嚴重凍害。另外,耕層淺,作物根系暴露于地表或播種過深,麥苗長勢弱的地塊都易造成凍害。
品種:不同的小麥品種的發育特點有較大的差異,發育進程有快有慢,遭受凍害的程度也不同。小麥品種間抗凍耐寒能力差異很大,一般情況下,對于初冬凍害、越冬期凍害及早春凍害,小麥的抗凍力強弱順序是:1.冬性品種;2.弱春性品種;3.春性品種。
小麥凍害的補救措施
一、對旺苗進行鎮壓
現在正值對旺苗進行鎮壓的時期,可以適量的在旺苗田內撒生石灰,石灰具有吸濕性。對土壤有消毒、防蟲等作用,但它還有一個好處鮮有人知,增加土壤的有效氮(一般用在土壤翻耕前)并增加有機磷的釋放。另則可噴施葉面肥。
二、年后補救
1、及時追施氮素化肥,促進小分蘗迅速生長。主莖和大分蘗已凍死的麥田,到小麥返青拔節期結合澆水施拔節肥,施尿素10-15公斤/畝。
2、一般受凍麥田,僅葉片凍枯,無死蘗現象,早春應及早補救施藥(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促進麥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澆水,提高分蘗成穗率。
3、加強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受凍麥田由于植株體內消耗的養分較多,后期容易發生早衰。
在春季次追肥的基礎上,看麥苗生長發育狀況,按照麥苗的需要,在拔節期或挑旗期適量葉面追肥,促進穗大粒多,提高粒重,爭取把凍害損失降低到限度,提高小麥當年產量。
以上就是農資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小麥多少度會發生凍害、發生凍害的條件以及補救措施,注意:由于麥苗的生長期普遍集中在春季,也就是來年的3、4月份,所以當下這個時期的氣溫驟然降低,即便是產生輕微凍害,并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農民朋友一定要擺正心態,對癥下藥,勿要有病亂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