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0awsc"></rt>
  • 當前位置:首頁 >> 農資新聞 >> 小麥出苗期,大量“異常苗”咋補救?(附快速應對措施)

    小麥出苗期,大量“異常苗”咋補救?(附快速應對措施)

    編輯:迎惠  發布時間:2018/11/7  瀏覽次數:2790  信息分類:農資網

    小麥苗期要經歷一個嚴寒的冬季,常會因耕作質量差,管理不到位等而造成一些異常苗的發生,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如果及早采取措施,仍能使其轉化為正常麥苗。

    一、 疙瘩苗和立針苗

    發生原因: 播量過大 ,易形成疙瘩苗;播種過深, 秸稈粉碎的質量不好或土壤明暗大坷垃多,使麥苗出土受阻可形成立針苗。

    應對措施:(1)對于播種過密、過深形成的疙瘩苗、立針苗,盡早扒土把多余的麥苗除掉,以充分利用地力、光能使個體生長健壯。(2)適時澆好小麥封凍水。為了使弱苗轉壯,鞏固冬前蘗,增加春生蘗,結合澆凍水追施化肥,一般每畝施尿素15—20公斤。

    二、黃苗

    黃苗,從小麥出苗到拔節前,田塊中存在的苗弱、苗小、黃葉、黃心、黃蘗等都屬于黃苗。

    發生原因:整地質量不好,明暗坷垃多,土壤懸松,扎根不實,導致麥苗縮心黃葉;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底肥,或種肥施用過多,使種子或幼苗;

    墑情不好,播種過深,使小麥苗瘦弱,葉片細長而黃;地力差的麥田播種過早,麥苗過旺,且未施底肥或追肥不及時,麥苗由于缺乏營養而發黃;

    土壤通氣不良,根系發育不好,麥苗瘦弱,葉發白發黃;土壤缺氮、磷肥,尤其是在缺磷肥嚴重時葉黃苗小;地下害蟲、根腐病的危害形成黃苗。

    治理技術:(1) 用竹耙扒去表土,幫助麥苗出土,或進行清理,以促進麥苗生長。

    (2) 應及時松土,散墑通氣。

    (3) 抓緊時間補施性的氮、磷肥,以使麥苗盡快轉壯。

    (4) 立即澆水稀釋肥效。

    (5) 可采取中耕、摟麥、澆水等技術措施促其轉化。若黃苗有繼續發展成死苗的可能,要抓緊時間查苗補種,或進行移栽,防止缺苗斷壟。

    三、露籽苗

    原因:蓋土不勻或者稻田套播小麥,或因機械故障等原因,容易出現露籽苗。露籽苗容易發生凍害,易倒伏,后期易青枯,使用除草劑時也易產生藥害,防治的辦法是及早蓋土。

    治理措施:對套播麥可在旋耕機中間安裝大規格犁刀,反旋開墑溝,用開溝形成的細土蓋種。

    四、缺苗斷壟

    主要是地力墑情不好,或地面不平,澆水不勻;小麥發芽率不高,摻拌不勻;坷垃大及地下害蟲的危害造成的。一般麥壟15厘米以下無苗是缺苗;麥壟15厘米以上無苗是斷壟。

    預防措施:一是精細整地,地要平整。

    二是足墑播種,如果播種時土地欠墑,一定提前1周澆水,待水分適宜時再播種。

    三是一定做好麥種的發芽試驗,發芽率低于95%的不要用做麥種,播前拌種要勻。

    四是適時防治地下害蟲。

    五、僵苗和小老苗

    僵苗是指麥苗生長停滯,長期停留在某一個葉齡期,不分蘗,不發根;小老苗是指麥苗生長到一定數量的葉片和分蘗后,生長緩慢,葉片短小,分蘗同伸關系遭到破壞。  

    發生原因:土壤板結,通透性不良,土層薄,土壤肥力差或供肥不足。

    治理技術:疏松表土層,破除板結。結合頂凌期間返漿,開溝補施適量磷鉀肥,以加速麥苗生長。

    六、旺長苗

    在溫度偏高和播種過早、肥水過猛時,往往形成冬前麥苗旺長。出現這種情況,會降低麥苗的抗凍能力,降低分蘗成穗率,后期容易出現早衰、倒伏,因此不利于高產。

    凡有旺長趨勢的麥田,冬前要及時實行鎮壓,深耕斷根,并適量噴施多效唑,控上促下,防止冬前拔節,盡量少施或不施苗肥,少施臘肥,適當遲施拔節孕穗肥。

    苗期病害

    銹病

    防治指標:當田間出現中心病株或病團時,立即進行施藥防治。

    專家建議:小麥銹病發病初期用12.5%氟環唑30克、或25%丙環唑40克、或25%戊唑醇懸浮劑30克噴霧防治。

    全蝕病

    為典型的根部病害,幼苗期受害,初生根和根基部變黑褐色,存活病苗上部葉色變淺,基部葉片黃化,植株矮小,病株易自根基部處拔斷。

    紋枯病

    在小麥幼苗期主要危害地下莖,阻礙養分和水分的運輸造成小麥葉片發黃,隨后逐漸向上發展。

    防治指標:當田間病株率當10%以上時,立即進行施藥防治。

    防控小麥苗期病害,關鍵是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常用藥有25克/升咯菌腈懸浮種衣劑、4.8%苯醚·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2.5%硅噻菌胺懸浮劑等。

    專家建議:可以用噻呋酰胺,丙環唑,已唑醇,戊唑醇,三唑酮,氟環唑,苯醚甲環唑-丙環唑等加磷酸二氫鉀噴霧,間隔7天連續噴施一次。

    白粉病

    防治指標: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率達20%時施藥防治。

    專家建議:防治白粉病一般抓住在小麥白粉病病株率達到15%,或病葉率達到5%時,每畝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75克,對水60公斤噴霧防治。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對小麥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較好。

    一般每畝用藥10-15克,折合每畝用戊唑醇純藥5-7.5克,嘧菌酯純藥2.5-3.75克。對防治白粉病效果較好。但需注意在白粉病菌對戊唑醇等唑類殺菌劑產生抗性的小麥種植區,使用該藥對白粉病效果不穩定,應改用其他有效藥劑。

    赤霉病

    防治時期:小麥初花期搶晴用藥。

    專家建議:要掌握兩點,一是時間上,二是藥劑。在小麥抽穗后揚花5-10%進行噴藥預防,這幾年提倡見花就打的防治措施。

    用氰烯菌酯、氰烯。己唑醇、戊唑。多菌靈、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甲基硫菌靈、咪鮮。多菌靈、多。銅噴霧防治,間隔5-7天“齊穗期”再防治一次。

    火爆農資招商網官方微信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 *姓名:
    • *聯系電話: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

    【加入收藏】 文章標簽:小麥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冊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火爆農資招商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版權所有 www.pc0123.com-火爆農資招商網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德保县| 龙江县| 诏安县| 吉安市| 平阴县| 馆陶县| 安阳县| 临夏县| 崇明县| 邵阳县| 东丰县| 台湾省| 平安县| 阜新市| 宣武区| 泾源县| 普定县| 思南县| 定远县| 正蓝旗| 大名县| 阿鲁科尔沁旗| 友谊县| 满洲里市| 南充市| 屏山县| 莫力| 抚州市| 福建省| 平定县| 江源县| 新干县| 天等县| 苗栗市| 云梦县| 普兰县| 奎屯市| 陆良县| 靖西县| 临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