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越密植越高產?這種說法坑人無數!
玉米種植,所謂的高密度和超高密度,至少現階段是不現實的。筆者不同意當前極端的追求高密度種植,當然,也不倡導極端的“稀植”,僅僅是對當前玉米種植中過于密植造成的諸多弊端而提出適當降低密度的中等密植的觀點。 一、耕地管理條件,支持密植嗎? 農業部2014年公開的數據顯示,我國耕地有機質含量平均為2.08%,包括我省大部分地區在內的黃淮海地區實際還要低一些,而且70%以上是中低產田。同時,粗放的耕作方式,特別是化肥過量施用造成耕地質量的退化,40%以上的耕地退化嚴重。 中國農科院徐明崗研究員曾表示:“在當前生產水平下,土壤有機質每提升1個單位有機質,三大糧食作物平均可每畝增產94~132斤,穩產性提高5%~8%。有機質提升對全國作物增產的貢獻率將近10%。” 中國農科院李少昆博士指出:高產玉米要求耕地活土層應該在30厘米以上,適合玉米生長的耕層深度應該在22厘米以上。但是,我國玉米田土壤深耕和深松僅僅為16.5厘米!大部分耕地20多年來沒有進行過深松整地,現在的土壤板結嚴重,土壤耕層淺化長期制約著土壤的肥水供給能力,已經嚴重阻礙了玉米產量潛力的正常發揮,抗旱、耐澇、抗倒伏能力均減弱,導致減產20%~30%。 耕地質量問題,還有鹽堿化、沙化、工業污染、缺鉀、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這怎么能給高密度以基礎支持呢? 另外,按照慣例,玉米在高肥水條件下才可以高密度。國內的一些高產攻關田典型案例基本上都是高密度、高肥水。以我省夏玉米種植為例,畝產1400~1600斤,需要施純氮36~44斤、純磷6~16斤、純鉀12~20斤。要達到這一目標產量,平均畝用純氮約34斤、純磷6斤、純鉀13斤。你的施肥合理嗎? 二、玉米不倒伏,你有多大把握? 隨著玉米種植密度的提高也導致了“三高”:株高升高、穗位高升高、禿尖率升高,而且莖稈細、弱、韌性差,同時病害、蟲害都相對嚴重發生。 國家玉米產業體系首席專家張世煌研究員曾做過土壤肥力與密植育種的試驗研究,選當前種植面積非常大的幾個玉米品種為對象,得出結論,958每畝種植密度不能超過4500株,335每畝種植密度不能超過4000株,這樣類型的品種過于密植,容易倒伏。 在玉米栽培中,過于密植的縮小株距會降低單株上部干物質、根系干物質,由此誘發倒伏隱患。據筆者對試驗田每年20~30個品種對比試驗的多年驗證,冀中南以及黃淮流域的市場上主推夏玉米品種,種植形式采取“縮小行距、擴大株距”的方式,“958類”小穗型品種改為50×33厘米(或者55×30厘米),可大大提高抗倒能力且高產穩產。也可采取大小壟種植,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根據具體的留苗密度確定。 不同品種均有各自的適宜密度,稀植大穗型品種一般在3000~3500株/畝,中大穗型品種3700株左右/畝,緊湊型品種一般4000株左右/畝為適宜。 三、病蟲害重、空棵缺粒,如何應對? 玉米種植密度增加,除了倒伏風險加大之外,病害發生嚴重,空棵和禿頂現象也增多。 玉米種植密度過大,有兩個不容忽視的弊端,一是根部吸收養分變差,導致一部分植株生長瘦弱,二是葉片相互遮蓋,花粉不易落在雌穗上,造成無法正常受精結實,不僅造成禿頂較重,而且容易導致雌穗缺粒或者多穗現象。 此外,密度過大之后,玉米各種葉斑病、紋枯病、莖基腐病(青枯病)均會加重,以及各種大量元素缺乏癥和微量元素缺乏癥的涌現,都可致使玉米生長不良,造成“空棵”或各種雌穗發育不良現象。 筆者認為,當前市場推廣的中大穗型紅軸品種,春播玉米一般每畝3300~3800株(不超過4000株),夏播玉米一般每畝3700~4000株(不超過4500株為好)較為適宜。 四、密度提高后的真實情況 中國農科院作物所曾聯合省級農科院就6個春播玉米品種進行大田種植試驗,結果證實,隨著種植密度的提高,出現了“三升”“七降”:株高、穗位高、禿尖度3個方面隨著密度的提高而升高;莖粗、穗長、穗粗、穗行數、行粒數、粒長、粒重7個方面都隨著密度提高而降低,而且,莖稈細弱,抗倒性差,發病較重。數據表明,高肥水條件下,春玉米畝密度在3000~4000株,畝產1860~2067斤是增產幅度的,也是玉米倒伏和病害風險小的。 山東省濟寧市農科院曾進行過不同種植密度對玉米產量影響的試驗,報告表明,夏播試驗兩個品種,畝施肥投入約180元,兩個品種的畝密度與產量關系如下: 958畝密度4500株,畝產1225斤,畝密度5500株,畝產1065斤;335畝密度4000株,畝產1170斤,畝密度5000株,畝產858斤。 如此的增加密度,和相對應的產量,有什么意義呢? 五、高抗又高產的耐高密品種,有嗎? 實際生產中,每畝4000株為耐密品種,除了需要株型緊湊、葉片上沖外,還應具備小雄穗、堅莖稈、開葉距、低穗位和發達的根系等特點;每畝5000株為耐高密品種,要具備密植而不倒特點,果穗全(全有穗、無空稈)、勻(大小均勻一致)、飽(灌漿飽滿、無禿尖),而且還具有較強的抗倒伏能力、耐陰雨寡照能力、較大的密度適應范圍和較好的施肥響應能力。例如,當每畝種植3000株時有較高的產量水平,而當密植到每畝5000株時,也不易發生倒伏,且有更高的產量水平。 可是,就目前來看,有真正的高抗又顯著增產的“耐高密”品種嗎?且不說提高密度對產量和品質有什么積極的影響,僅僅一個倒伏問題,當前所謂的“耐密品種”有幾個可以抵御得了?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 *姓名:
- *聯系電話: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冊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火爆農資招商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化肥水溶肥尿素細碎機
- · 低纖維有機肥物料打碎設備
- · 育苗基質營養土生產設備
- · 有機肥料加工細網分篩
- · 有機肥連續喂料機
- · 卡迪夫進口大量元素肥
- · 優質番茄種子
- · 東西南北中、降鹽用簡松!
- · 豐收之星水溶肥
- · 鄉村季風套餐肥
- · 杜斯農沖施肥
- · 邦農調節劑
- · 農博士沖施肥
- · 瑞倍達大量元素水溶肥
- · 植寶雅緣復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