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僅是重要的糧食作物,更是主要飼料作物。目前農業上種植的玉米品種絕大多數屬糧用品種,其籽粒和秸稈蛋白質含量較低,飼用價值較差,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畜牧業生產對優質飼料飼草需求。果穗大、產量高、消化率高的青貯玉米成為飼料界的寵兒,但青貯玉米如何種植,青貯玉米高產種植技術有哪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1、青貯玉米品種:
國內青貯玉米的品種類型主要分為三類:一類為普通青貯玉米,主要選用植株高大、生物產量高的雜交種為主;第二類為糧飼兼用型玉米雜交種,這種兼用型玉米不僅具有籽粒產量高、生物產量高和植株飼用品質好等優點,而且在生產上彈性大、風險小,當畜牧業對青貯玉米需求量大時,收獲青貯玉米的比重就可加大;第三類為特種玉米,目前主要以高油青貯玉米為主,這類玉米是一種新型的優質青貯玉米類型,子粒的含油量一般在7%以上,高于普通玉米近1倍以上,蛋白質含量也較高,具有營養全面、能量高等特點,使用此類青貯玉米可以提高養殖效率,改善肉奶品質。
2、整地播種:
選擇灌排條件較好、土壤肥力較高、交通便利的地塊播種;精細整地,雜草,然后翻耕土壤15~20cm,施有機肥45t/hm2,施磷90~120kg/hm2作為基肥。
3、播種技術:
播種時間:3月底4月初春播,6月上旬夏播。播種方式及播種量:直播或者育苗移栽,播種前采用藥劑拌種,有利于防治地下害蟲和苗期病害。直播:直接播種到本田,同時方塊育苗10%用于缺窩補苗,達3葉1心時定苗補苗;方塊育苗移栽,3葉1心移栽,每窩2~3苗。由于青貯玉米主要收獲上部綠體,種植密度要比普通飼用玉米大。直播的適宜播種量為2~3kg/畝,一般株行距為20cm×50cm,每畝種植密度為4000~6000株。
4、合理肥水:
青貯玉米以收獲綠體為主,群體較大,相應地需肥量較大,播前施足底肥,進入拔節期后,玉米生長速度加快,同時雄穗、雌穗開始分化,所需水肥較多,每畝施尿素225~300kg/hm2。青貯玉米需水較多,拔節與授粉時遇干旱應及時灌水;雨水過多時及時排澇。
5、田間管理:
苗期應及時間苗、定苗,并適當蹲苗,苗齊、苗全、苗壯。若青貯玉米品種為分枝多穗型,在定苗時不要去除分蘗,可以保留較多的側枝,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6、適期收獲:
青貯玉米一般在抽雄后30天為收割期,此時玉米正處于乳熟末期、蠟熟初期。此外,還必須注意提高收割質量,才能確保調制成優質的青貯飼料,青貯玉米的收割部位應是莖基部距地面10cm處。因為靠近地面的莖基部堅硬,易損壞切碎機的刀具,同時即使青貯發酵后家畜也不食用。適當提高收割部分還可以防止植株帶泥、水等雜質。對收割下的青貯玉米應及時運到加工地點,盡可能做到當天收割當天加工貯藏。如遇雨天應停止收割,以確保青貯質量。
7、適宜區域:
適宜在成都平原區、盆地丘陵區、盆周山區以及云南、貴州、重慶低海拔地區(800m以下),牧草規模化生產種植。
以上就是青貯玉米如何種植,青貯玉米高產種植技術有哪些的相關知識。值得注意的是,青貯玉米成熟時期的不同將導致不同的消化性,因此適當的收獲時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