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多穗是什么現象?
玉米多穗是指玉米單株上長有兩個(不含兩個)以上果穗,而且不能正常結實或者結實很少,成為無效穗的現象。多穗現象會給玉米生產者造成不同程度損失,甚至給一些農戶的田塊造成絕收。
玉米多穗的形態
1、手指穗。在玉米植株中部的同一莖節(葉)處同時長出多個小穗,形似手指狀,基本不結籽,人們常常稱之為“手指穗”,也有人稱之為“香蕉穗”。
2、單桿多穗。在玉米植株中部的3個以上不同莖節(葉)處分別長出1--2個小穗,致使玉米單株上結有多個無效果穗。
3、多桿多穗。在同一玉米植株莖節上分蘗出另外的植株,這些分蘗植株的莖節(葉)處分別長出多個無效果穗。
玉米多穗的原因是什么
玉米多穗的原因之一大肥、大水。今年,玉米從出苗一直到雌穗分化,雨量分布均勻,加上底肥又非常充足,過多的營養物質誘使玉米莖節上的多個腋芽萌動發育,形成多穗。但是玉米的葉片有限,光合作用不可能供幾個穗生長,所以一般只能成一個大穗,個別會再成一個小穗。玉米出現多穗會消耗大量的養分,造成后期脫肥,所以在生產上并非是一個好事。
玉米多穗的原因之二:遺傳特性。一些品種容易受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產生多穗。根據有關報道,雜交種玉米比常規玉米容易產生多穗。
玉米多穗的原因之三:惡劣氣候。容易導致多穗的惡劣氣候主要是嚴重干旱和低溫寡照。
嚴重干旱:玉米原產熱帶,屬短光照作物,如果在雌雄穗分化階段嚴重干旱,會造成果穗主軸停止發育,從而使果穗柄(短縮的莖桿)上的潛伏芽萌動發育形成了“手指穗”。當“手指穗”抽絲時,雄穗則到了散粉末期,此時基本無花粉供應從而結實很差。
低溫寡照:氣溫過低,陰雨連綿,光照不足,會導致玉米植株有機營養不足,雌穗花絲吐絲不暢或雄穗不能正常開花散粉,影響授粉、受精,導致果穗不能正常成穗,因此,多余營養供給下一個果穗發育,若第二個果穗仍然不能正常授粉,營養又供給再下一個果穗發育,即使后期果穗正常發育,田間已無花粉可授。因此,都不能結實而形成多穗現象。
玉米多穗的原因之四:病蟲危害。玉米如果受到粗縮病危害,病毒產生的激動素會打破植株體內的激素平衡,導致雌穗的穗位優勢喪失,促進其他腋芽萌發,形成很多小穗。發病越早的植株,多穗現象越明顯。另外,玉米螟、蚜蟲及玉米葉斑病等危害,也會影響玉米果穗的正常形成,造成多穗現象。
玉米多穗的原因之五:栽培管理不當。玉米雌穗發育階段肥水供給太足,促使多個雌穗花序發育形成多穗。種植密度過大,造成田間郁閉,授粉不良,果穗不能正常發育,促使其他腋芽發育成熟,形成多穗。
玉米多穗的防治措施
玉米多穗的防治措施之因地制宜。選用不易發生多穗的玉米良種。不同地區,不同地塊,不同種植季節,光照、溫度、水肥條件不同,不同品種,適宜種植區域也不同。
玉米多穗的防治措施之適時播種,科學栽培。根據玉米品種的特征特性、當地氣候、種植季節、地塊等確定合理的播種期(避開干旱、低溫寡照等不利天氣)、播種量(合理密植,保持植株間通風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是否蓋膜等,使玉米各生育階段所需要光照、溫度、水肥指標得到滿足。
玉米多穗的防治措施之注重肥水管理。根據玉米的生長發育規律,掌握好施肥時間和施肥量,施足基肥,輕施苗肥,適施拔節肥,其中以復合肥做基肥,磷鉀肥早施,氮肥分別在苗期、拔節期、攻穗期適當施用。抽雄開花期供應充足水分,防止干旱。及時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
玉米多穗的防治措施之加強病蟲害防治。及時防治玉米螟、蚜蟲及玉米葉斑病、玉米粗縮病等發生危害,防止因病蟲危害出現玉米多穗。
玉米多穗的防治措施之及時去除無效穗。在吐絲期,發現多穗植株,應當積極組織人員把多余的果穗及早掰掉,每株玉米只保留1―2個果穗,避免消耗養分,促進果穗正常生長,減少損失。
以上內容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吧,希望小編的分享能為大家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玉米管理技巧,請及時關注火爆農資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