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0awsc"></rt>
  • 當前位置:首頁 >> 農資新聞 >> 小麥全蝕病發病原因

    小麥全蝕病發病原因

    編輯:小飛  發布時間:2015/5/19  瀏覽次數:2918  信息分類:化肥招商

    小麥全蝕病是一種根部病害,只侵染麥根和莖基部1—2節。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黃葉多,種子根和地中莖變成灰黑色,嚴重時造成麥苗連片枯死。小麥全蝕病發病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為大家做出介紹。

    小麥全蝕病發病原因

    小麥全蝕病菌是一種土壤寄居菌。該菌主要以菌絲遺留在土壤中的病殘體或混有病殘體未腐熟的糞肥及混有病殘體的種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麥的主要侵染源。引種混有病殘體種子是無病區發病的主要原因。割麥收獲區病根茬上的休眠菌絲體成為下茬方要初侵染源。

    冬麥區種子萌發不久,夏病菌菌絲體就可侵害種根,并在變黑的種根內越冬。翌春小麥返青,菌絲體也隨溫度升高而加快生長,向上擴展至分蘗節和莖基部,拔節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節,由于莖基受害腐解病株陸續死亡。

    在春小麥區,種子萌發后在病殘體上越冬菌絲侵染幼根,漸賂上擴展侵染分蘗節和莖基部,引起植朱死亡。病株多在灌漿期出現白穗,遇干熱風,病株加速死亡。小麥全蝕病菌較好氣,發育溫限3―35℃,適宜溫度19―24℃,致死溫度為52―54℃(溫熱)10分鐘。

    土壤性狀和耕作管理條件對全蝕病影響較大。一般土壤土質疏松、肥力低,堿性土壤發病較重。土壤潮濕有利于病害發生和擴展,水澆地較旱地發病重。與非寄主作物輪作或水旱輪作,發病較輕。根系發達品種抗病較強,增施腐熟有機肥可減輕發病。冬小麥播種過早發病重。

    小麥全蝕病發病條件

    耕作措施:小麥-玉米-小麥連作有利于土壤中病原菌積累,病害逐年加重,合理耕作能減輕發病,但輪作不當則不一定減輕發病。實施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的通氣性,能減輕發病。早播較適期遲播發病重。

    營養條件:主要營養要素缺乏有利于全蝕病發生,但營養元素對全蝕病發生的影響較為復雜,一般認為土壤缺氮引起全蝕病嚴重發生,施用氮肥后全蝕病嚴重度降低。也有報道稱施用銨態氮(NH4-N)能減輕小麥發病,加重春大麥發病;施用硝態氮(NO3-N)能增加全蝕病菌的侵染,降低產量。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中有機質含量能明顯減輕發病是非常明確的。土壤中嚴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調是全蝕病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施用磷肥能促進植物根系發育,減輕發病,減少白穗,保產作用明顯。鈣等其他營養元素對病害也有一定的影響。

    土壤性質及溫濕度:沙土保肥水能力差,利于發病。黏重土壤,病害較輕。偏堿性土壤發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冬麥區冬季溫暖、晚秋早春多雨發病重。水澆地比旱地發病重。夏季高溫多雨有利于田間病殘體的腐熟,降低菌量,能減輕冬麥發病。

    品種抗病性:目前國內外均缺乏抗全蝕病的品種,小麥屬和大麥屬也缺乏可利用的抗源,僅在感病程度上有差異。

    小麥全蝕病發病原因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歡迎大家繼續關注火爆農資招商網,了解更多小麥全蝕病防治的相關知識。

    火爆農資招商網官方微信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 *姓名:
    • *聯系電話: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冊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火爆農資招商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版權所有 www.pc0123.com-火爆農資招商網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水埗区| 曲靖市| 集贤县| 滨州市| 安远县| 永城市| 隆化县| 龙岩市| 昌图县| 盈江县| 洛川县| 咸阳市| 舞钢市| 玉田县| 桐乡市| 美姑县| 泽普县| 龙口市| 浦县| 伊春市| 五莲县| 南阳市| 高青县| 广元市| 兰西县| 新绛县| 宾川县| 通化县| 利川市| 盐池县| 淮滨县| 邵东县| 商洛市| 右玉县| 博罗县| 金川县| 肇州县| 北宁市| 永平县| 天全县|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