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0awsc"></rt>
  • 當前位置:首頁 >> 熱點話題 >> 玉米粘蟲如何防治 防治方法

    玉米粘蟲如何防治 防治方法

    時間:2021-12-25閱讀量:2377
    導語 玉米粘蟲是玉米常發蟲害,危害性極大,粘蟲發生時會吃光玉米葉片,嚴重影響玉米產量。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玉米粘蟲的危害特征和防治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防治玉米粘蟲。

    玉米粘蟲如何防治 危害特征 防治方法

    玉米粘蟲是玉米常發蟲害,危害性極大,粘蟲發生時會吃光玉米葉片,嚴重影響玉米產量。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玉米粘蟲的危害特征和防治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防治玉米粘蟲。

    玉米粘蟲危害特征

    主要以幼蟲咬食葉片危害。1~2齡幼蟲取食葉片造成孔洞,3齡以上幼蟲危害葉片后呈現不規則的缺殼,5~6齡幼蟲食量大增,可將玉米葉片吃光,只剩葉脈,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

    粘蟲具有遷飛性,因此也具有偶發性和爆發性的特點。氣候條件適宜時,這種害蟲生長極快,一般20天左右就能長到1寸左右。一旦暴發危害,幾天內就可將玉米葉片全部吃光。

    玉米粘蟲防治方法...[查看詳細]

    玉米粘蟲如何防治 用什么殺蟲劑效果好

    玉米粘蟲,喜歡高溫、潮濕的氣候條件。此時,夏季高溫,降水較多,土壤和空氣濕度大,氣候條件特別有利于其生長發育,再加上粘蟲沒有滯育現象,連續繁育,容易導致粘蟲的爆發。

    那么,玉米粘蟲如何防治?用什么殺蟲劑效果好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玉米粘蟲如何防治

    1、人工捕殺:

    玉米粘蟲具有趨光性,可利用黑光燈(特制氣體放電燈)進行誘殺。田間100多米放置一個,建議在晚上八點到早上五點開燈殺蟲。...[查看詳細]

    玉米螟、玉米粘蟲的危害癥狀 如何防治

    玉米螟和玉米粘蟲是玉米上常見的蟲害,二者爆發都對玉米危害極大,其中玉米粘蟲具有暴發性和毀滅性的特點,尤其是在北方春玉米上,一旦被取食,就有毀種的危險。幾年小編就為大家介紹玉米螟和玉米粘蟲危害癥狀及如何防治。

    玉米螟典型危害癥狀:

    玉米螟幼蟲3齡前主要集中在幼嫩的心葉、雄穗、苞葉和花絲上,4齡以后,大部分鉆入莖稈。

    玉米螟如何防治:

    防治時間在3齡前。...[查看詳細]

    玉米粘蟲什么時間防治 發生時間 用什么藥好

    玉米粘蟲什么時間防治?玉米粘蟲發生時間是什么時候?玉米粘蟲用什么藥好?據悉,玉米粘蟲呈現高發、重發態勢,今年區域性暴發的可能性很大,要及早做好預防準備,避免玉米遭受重大損失。

    玉米粘蟲發生時間

    粘蟲喜食禾本科和雜草,5月下旬~6月降雨偏多時,二代粘蟲就會大發生。高溫、低濕不利于粘蟲的生長發育。粘蟲為遠距離遷飛性害蟲,無滯育現象,只要條件適宜,可連續繁育。粘蟲一般每年可發生2~3代。粘蟲主要隨大氣環流作季節性的往返遷飛,春季由南向北,秋季遷回,在位于北緯32°~34°以南越冬。每年春季由南方省份遷入,為害拔節孕穗期的小麥。二代粘蟲轉移到玉米上為害,三代粘蟲偶有發生。秋季隨著氣溫下降,玉米粘蟲隨高空氣流回遷南方。

    玉米粘蟲什么時間防治...[查看詳細]

    2019玉米粘蟲發生規律 危害癥狀 防治技術

    據悉,2019玉米粘蟲大規模出沒,湖北漢川、天門、嘉魚等地的玉米黏蟲已經發生,部分地區危害嚴重。那么2019玉米粘蟲有哪些發生規律?玉米粘蟲有危害嗎?玉米粘蟲如何防治?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2019玉米粘蟲發生規律

    玉米粘蟲為遠距離遷飛性害蟲。無滯育現象,只要條件適宜,可連續繁育。在我縣一年發生3代。每年春季由南方省份遷入,為害拔節孕穗期的小麥。二代粘蟲為害夏玉米,發生盛期在7月中下旬,三代粘蟲發生盛期在8月中下旬。

    秋季隨著氣溫下降,玉米粘蟲隨高空氣流回遷南方。在自然情況下,代卵期6-15天,以后各3-6天,幼蟲期14-28天,前蛹期1-3天,完成一代約40-50天。幼蟲常常群集遷移為害,多在早、晚活動成蟲,即早晨日出到10時以前和傍晚前后。成蟲飛翔能力強,具有遠距離遷飛為害特征,晝伏夜出,對糖醋液和黑光燈有較強趨性,多在小麥中下部枯黃葉尖、葉鞘內產卵,單雌產卵1000-2000粒。...[查看詳細]

    玉米粘蟲的防治方法

    粘蟲又名行軍蟲、剃枝蟲、五色蟲等,是鱗翅目夜蛾科害蟲。粘蟲食性很雜,主要為害玉米、水稻、麥類、高粱、青稞等禾谷類作物及禾本科牧草。本文為大家介紹玉米粘蟲的防治方法。

    玉米粘蟲的防治方法

    防治粘蟲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殺滅幼蟲相結合。要抓住消滅成蟲在產卵之前,采摘卵塊在孵化之前,藥殺幼蟲在3齡之前等3個關鍵環節。有條件的,應做好地區甚至區域性的預測預報工作。

    (1)因地制宜選用抗蟲品種。

    (2)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科學灌溉施肥,控制田間小氣候,降低卵的孵化率和幼蟲的存活率。...[查看詳細]

    玉米粘蟲的發生規律

    玉米粘蟲是一種玉米作物蟲害中常見的主要害蟲之一,以幼蟲暴食玉米葉片,嚴重發生時,短期內吃光葉片,造成減產甚至絕收。玉米粘蟲一年可發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為主。本文為大家介紹玉米粘蟲的發生規律。

    玉米粘蟲的發生規律

    我國從北到南年生2-8代。成蟲有遷飛特性,3、4月間由長江以南向北遷飛至黃淮地區繁殖,4、5月為害麥類作物,5、6月間先后化蛹羽化后又遷往東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繁殖為害,6、7月間為害小麥、玉米、水稻和牧草,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化蛹羽化,成蟲向南遷往山東、河北、河南、蘇北和皖北等地繁殖,為害玉米、水稻。各齡幼蟲食量差異很大,1、2齡幼蟲多隱藏在作物心葉或葉鞘中晝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葉肉殘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條斑,5、6齡幼蟲為暴食階段,蠶食葉片,啃食穗軸。

    成蟲對糖醋液和黑光燈趨性強,并具有“迎風取食,背風產卵”的習性,在玉米苗期,卵多產在萎蔫枯黃的葉片,成株期卵多產在穗部苞葉或果穗的花絲等部位,邊產卵邊分泌膠質,將卵粒黏連成行或重疊排列黏在葉上,形成卵塊。幼蟲晝伏夜出為害,有假死性和群體遷移習性。老熟幼蟲多在玉米附近3-5cm深土內或在近水面的稻葉鞘內或莖間化蛹。

    粘蟲是中溫喜濕的害蟲,相對濕度75%以上,溫度23-30℃利于成蟲產卵和幼蟲存活,雨量過多,特別是遇暴風雨后,粘蟲數量又顯著下降。粘蟲的發生與耕作制度有為密切的關系。麥套玉米一般比耕翻復種的玉米重,這些顯然與麥茬上粘蟲的存留量有關,主要天敵有寄生蠅、寄生蜂、螞蟻、線蟲、蜘蛛、步行甲及一些菌類等。...[查看詳細]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 *姓名:
    • *聯系電話: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

    版權所有 www.pc0123.com-火爆農資招商網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深水埗区| 威宁| 沛县| 且末县| 溆浦县| 类乌齐县| 海林市| 襄垣县| 荆门市| 靖宇县| 额尔古纳市| 博兴县| 上杭县| 富裕县| 新丰县| 寿宁县| 南木林县| 启东市| 东兴市| 南陵县| 鲁甸县| 察隅县| 淮安市| 衡阳市| 德清县| 克什克腾旗| 四子王旗| 湖南省| 汾西县| 南郑县| 定日县| 姚安县| 尚志市| 阿合奇县| 都江堰市| 温州市| 凌海市| 寿宁县| 广东省| 定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