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有一個關鍵時期,就是水稻分蘗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分蘗都會提高產量,有些分蘗是無效的。想要做到有效分蘗,可以適當補充有助于分蘗的肥料,那么,水稻分蘗期施什么肥,如何管理呢?一起來看看吧!
水稻分蘗期管理措施
(1)科學管水
為滿足水稻生理需水要求,要利用水來調節稻株的生長發育,返青分蘗期水分管理應做到“寸水返青”、“薄水分蘗”“適時控蘗”。
①“薄水分蘗”。稻田在分蘗期宜淺水勤灌,保持薄水層。水稻分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以滿足葉面蒸騰的需要,使代謝作用能正常進行,促進分蘗和葉的生長。另外薄水能使秧苗基部和土壤接受陽光,提高土溫和水溫,增加土壤含氧量和有效養分,以利根的生長和分蘗的發生。薄水還有利于低位蘗芽萌發,降低分蘗節位,使葉鞘變短,分蘗能迅速伸出,提早抽穗,有利于提高分蘗成穗率。...[查看詳細]
水稻分蘗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該怎么解決?其實水稻分蘗的多少,和終的產量有著直接的關系,當分蘗達不到一定的數量,產量就是上不去。所以小編搜集了水稻分蘗少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希望能幫到廣大用戶:
一、影響水稻分蘗四大因素?
1、溫度
溫度對于水分分蘗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水稻正常情況下,能分蘗的溫度在20-33度之間,這個區間內,可以分蘗,而25-30度之間,則是適合分蘗的溫度,一旦溫度低于15度或者是高于35度,就會影響水稻的正常分蘗,嚴重的直接停止分蘗,造成分蘗減少的情況發生。
2、光照...[查看詳細]
由于今年的氣溫多變,低溫陰雨、溫差較大等原因,導致水稻田里出現水稻生長緩慢,分蘗不足甚至不分蘗的現象,令很多農友們苦不堪言,同時也對水稻的田間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那么水稻分蘗太少怎么辦呢?如何提高水稻有效分蘗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水稻分蘗太少原因
1、氣溫低秧苗素質差
這導致返青延遲,造成大緩苗。第4-5葉養分僅夠供給返青使用,有效分蘗從第6葉開始按n-3規律,水稻第3節上蘗開始發生,至第8葉結束,可利用分蘗共6個,而實際生產中受低溫影響僅剩3-5個。
2、插秧密度大群體空間差...[查看詳細]
水稻分蘗期是確定有效分蘗的關鍵時期,是獲得高產的基礎,所以水稻分蘗期的管理技術十分重要。為了培育分蘗壯秧,搭好豐產架子,小編向大家介紹下水稻分蘗期的管理措施。
科學管水
移栽成活期應保持田水3~4厘米,使田間形成一個比較合理的保溫、保濕環境,促進新根發生、迅速返青活棵。返青后,秧苗進入分蘗期,應進行淺水灌溉,一般保持2~3厘米水層。當水稻分蘗達到預計產量要求的分蘗數量時,要排水曬田。...[查看詳細]
水稻分蘗期是指水稻栽秧到幼穗分化前的這時期,這段時期的長短,隨著氣候、品種、栽培條件等而不同,一般要經過40—50天。水稻分蘗期的管理可能很多朋友不太了解,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一下水稻分蘗期的管理措施:
1.早施分蘗肥。在分蘗始期,追施氮肥,以滿足水稻長葉、長分蘗的需要,每畝施用尿素2.5公斤為宜,多不超過5公斤。施肥不可過晚,否則易引起徒長倒伏。
2.淺水勤澆,適當曬田。水稻在分蘗期間,特別是有效分蘗期間,一般澆水1寸左右,能提高地溫水溫,促進土壤養分分解,分蘗節處的光照和氧氣充足,能促分蘗的發生和生長。鹽堿地要活水灌溉,防止水質變劣,危害稻苗。當有效分蘗期結束以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蘗發生。生長過旺時,可結合排水曬田,控制生長,減少無效蘗,對防止倒伏作用明顯。
3.除草應合理使用除草劑,不僅可以消滅稻田雜草,又可減輕大量的繁重勞動。分蘗期還要防治病蟲害,主要有葉稻瘟病、惡苗病、褐斑病、白葉枯病和紋枯病。蟲害如二化螟、稻薊馬、稻縱卷葉螟等。應及時檢查,及時防治。
水稻分蘗期主要是長根、長葉、長分蘗營養體,是營養生長主要時期,是決定穗數的關鍵時期。管理任務:要促分蘗早生快發,增加有效蘗,控制無效蘗,到分蘗期能達到正常的“拔節黃”,為豐產打下基礎。 ...[查看詳細]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
版權所有 www.pc0123.com-火爆農資招商網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