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一種在全國各地均有種植且營養豐富、深受廣大人民喜愛的蔬菜,但其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受到多種地下害蟲的侵襲,其中以韭蛆發生普遍、危害嚴重、防治難度那么,韭蛆是怎么形成的呢?韭蛆用什么藥效果好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韭蛆是怎么形成的
韭蛆成蟲為黃腳蕈蚊,對黃光和藍光有趨向性,對臭味和甜味較為敏感。韭菜有跳根的生理特點,新生鱗莖形成后,老鱗莖和老根須腐敗,產生臭味,吸引種蠅在此產卵生蛆。青韭收割后未及時清園和使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產生的臭味也會吸引成蟲產卵生蛆。
韭蛆為害特點...[查看詳細]
韭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元素,既是北方包餃子的主料,也是制作菜肴的提味品,更是節日必備的蔬菜。我國韭菜露地和設施栽培的類型多,韭蛆發生重,防治難度大,那么,韭菜有韭蛆怎么辦?如何防治韭菜韭蛆呢?一起來看看吧!
韭菜韭蛆的成蟲是一種黑色的小蚊子,體長約2.5毫米。成蟲產卵于韭菜根莖周圍的土壤內,孵化的幼蟲為蛆,是危害韭菜的蟲態。韭蛆群聚、鉆蛀韭菜地下部的鱗莖和柔嫩的莖部為害,引起幼莖腐爛,使韭菜葉枯黃、腐爛,嚴重者導致韭菜整株、整墩死亡。幼蟲發育成熟后在土中化蛹,而后再羽化為成蟲。
韭蛆一般一年發生5-6代,以大齡幼蟲在鱗莖處越冬,危害高峰為4月中旬~6月上旬和9月中旬~10月中旬。露地栽培的韭菜田,韭蛆幼蟲多分布于距地面2~3cm處的土中,深一般不超過6cm。土壤濕度是韭蛆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施用有機肥有利于其發生。露地栽培韭菜在4月上旬~5月中旬和9月中旬~10月中旬,以及設施栽培韭菜在秋季拱棚蓋膜前,都是選用低毒環境友好制劑防治韭蛆的關鍵時期。
1.栽前曬根,松土排澇。栽植韭菜,特別是在大棚內移栽韭菜前,要把韭菜根攤開在陽光下晾曬,可減輕為害。韭蛆喜濕怕干,成蟲喜在陰濕地活動,幼蟲喜在濕潤多汁的嫩莖、鱗莖內生活,所以無論是露地栽植或大棚栽培都應做好排漬防澇。另外,在幼蟲孵化期或成蟲羽化期,進行淺鋤,中耕松土,能降低韭菜根系周圍土壤濕度,對韭蛆有明顯防效。
2.阻止成蟲產卵。韭菜收割后,韭菜香味能引來大批成蟲產卵,可在韭菜收割后撒施草木灰,不僅能阻止成蟲產卵,還能增產。韭蛆成蟲具有趨光性,在成蟲盛發期可在大棚內配上白熾燈或黑光燈,燈下置一盆,盆內放入0.2%敵百蟲液,于夜間開燈誘殺成蟲。小面積栽植韭菜,可用薄膜覆蓋廂面,3~5天后韭菜傷口愈合后揭膜;大面積栽植時,可在韭菜收割后,用2.5%溴氰菊酯等菊酯類農藥25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噴灑廂面,殺死成蟲,可有效地防治韭蛆為害。結合澆水追肥,追施氮硫肥對韭蛆有一定的驅殺作用,如每畝施用碳銨15~20公斤,以減輕受害程度。...[查看詳細]
韭蛆是韭菜地下主要害蟲。一般一年發生4代,分別發生于5月上旬、6月中旬、8月上旬及9月下旬。以蛹越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幼蟲大發生,幼蟲成群為害韭菜地下根莖;成蟲喜陰濕能飛善走,甚為活潑,常棲息在韭菜根周圍的土塊縫隙間。韭蛆老熟幼蟲或蛹在韭菜鱗莖內及根際3~4厘米深的土中越冬。韭蛆怎樣防治呢?韭蛆防治技術有哪些呢?
(1)防治韭蛆幼蟲: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500倍液、1.1%苦參堿粉劑500倍液灌根,每月一次。10%滅蠅胺水懸浮劑畝用75g、90g用高壓噴霧器順壟噴藥,對韭蛆防治效果顯著。蔬菜采收前半個月停止用藥,以防農藥殘留。當田間發生幼蟲危害時,結合澆水,每畝地隨水追施碳酸氫銨15-20公斤,據說可殺滅幼蟲。
(2)防治韭蛆成蟲:于成蟲盛發期,順壟撒施2.5%敵百蟲粉劑,每畝撤施2~2.6kg;或用80%敵敵畏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2.5%溴氰菊酯或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以及其他菊酯類農藥如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百樹菊酯等,莖葉噴霧,上午9時至11時為宜,因為此時為成蟲的羽化高峰。韭菜周圍的土表亦噴霧周到。尤秋季成蟲發生集中、為害嚴重時應重點防治。
(3)冬灌或春灌時適量加入農藥,能消滅部分幼蟲。在成蟲羽化期噴10%菊馬乳油,2.5%溴氰菊酯(敵殺死)或20氰戊菊酯(速滅殺丁)3000倍液或75%辛硫磷1000倍液(在上午9時至10時噴施效果較好),發現葉尖開始變黃逐漸倒伏應立即灌根。...[查看詳細]
韭蛆又名韭菜根蛆,韭蛆是韭菜生長中威脅較為嚴重的毀滅性害蟲,一年可危害多次,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如何施用農藥來防治韭蛆?
韭蛆其危害特點是幼蟲聚集在上述蔬菜地下鱗莖或柔嫩的莖部為害。以韭菜生產為例,通常春、秋兩季為害的幼莖,引起莖基部腐爛,造成單株枯黃而死;夏季幼蟲向下活動蛀入鱗莖,導致地下鱗莖腐爛,重者整墩死亡。
目前在防治韭菜韭蛆上已取得農藥登記的農藥有效成分有:毒死蜱、辛硫磷、吡蟲啉等,主要產品包括:毒死蜱(3%、5%、10%顆粒劑,45%、48%、 480克/升乳油)、辛硫磷(35%微囊懸浮劑,70%乳油)、吡蟲啉(2%顆粒劑)、毒?辛 (20%、30%、48%乳油,5%顆粒劑)、氯氰?毒死蜱 (25%、50%、52.25%乳油)、吡蟲?辛硫磷 (20%乳油)。
專家提示農技人員和韭菜種植農戶,在防治韭菜韭蛆時應在農藥間隔期前提下,按照農藥標簽推薦劑量和方法,正確使用上述已取得農藥登記農藥產品。不得使用劇毒、高毒農藥。
韭菜是冬春保護地栽培的主要品種之一,但每年都有不少棚室因韭蛆為害而嚴重減產。為了韭菜的正常生長,我們應該合理的施用農藥來防治韭蛆的發生。...[查看詳細]
想必大家都了解,韭菜韭蛆是一種新型蟲害,此蟲害給韭菜帶來的危害可是很大的,輕者造成韭菜黃葉,重者給韭菜造成減產。
(1)感染癥狀:
韭蛆是韭菜的主要蟲害,它需25-30天完成一 個世代,越冬近半年左右。幼蟲先在春季孵化后危 害葉鞘、幼莖、芽等,造成幼莖腐爛,葉片枯黃,并把莖咬斷蛀人莖內。夏季幼蟲向下活動,蛀入鱗莖,造成腐爛 ,韭墩死亡。冬季潛入地下越冬, 在棚室內冬季繼續繁殖危害。
(2)防治方法:
①收后覆膜防成蟲:韭菜剛剛收割后,因在韭菜畦上空飄散著濃郁的韭菜味,所以引來大批成蟲產卵。因此,韭菜收割后,一定要立即在韭菜畦面上覆蓋塑料薄膜3~5天,待韭菜傷口愈合,氣味消失后,再揭掉薄膜。
②移栽管理: 苗床換新土,育苗時浸種催芽,移栽時挑無蛆鱗莖。韭根移栽時應殺滅幼蛆,或將韭根曝曬1―2天,然后再移栽。
③覆沙:韭菜生長中有一貫特殊的現象,“跳根”。韭菜每割一茬,就會長出一個小葫蘆。根就向上拱出0。5厘米左右。時間長了,根就會露出地表,無法吸收地下營養了。所以覆土就成了韭菜生產的常規項目,在新技術中,將傳統的覆土變成了覆沙。露地韭菜,培1~2cm厚的細河沙土1~3次,可彌住土縫有效阻止蚊成蟲產卵或干燥地表、改善韭蛆的適生條件,不利幼蟲孵化。
④藥劑防治:防治幼蟲方法仍以隨水灌藥為主:露地、冷棚、暖棚三種。
1)露地韭菜----用藥次數依收獲次數而定,一般6~7次。3月中下旬、9月上旬白露必須灌藥。收獲4次,夏季因價格因素、韭菜纖維化等一般不采收。
2)冷棚韭菜----9月上旬白露秋蛆嚴重為害時,第1次用藥;臘月二十前扣冷棚,待地溫回升,2月初韭菜長到2cm時,第2次用藥;3月中旬后連割三刀,無須用藥,至5月上旬第三刀后用第3次藥,消滅越夏韭蛆;夏季不用藥或用藥養根,直到9月上旬白露節必須用藥防治秋蛆。
3)暖棚韭菜----9月上旬白露秋蛆嚴重為害時,第1次用藥;11月初扣棚,下旬小雪節,韭菜1~2cm時,第2次用藥;春節前供應年市韭菜,臘月20前后陸續收獲刀時,第3次用藥;以后第2刀、第3刀(3月中旬,驚蟄―春分之間)收獲,不需用藥;是否收獲第4刀,視當時價格而定。一般若收獲第4刀,追用 1次藥劑。5月上旬必須再用藥一次,出于韭菜養根的需要。
田間防治幼蟲用藥時期及方法:發現韭菜葉尖發黃、植株零星倒伏。
1)防治幼蟲: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500倍液、1.1%苦參堿粉劑500倍液灌根,每月一次。10%滅蠅胺水懸浮劑畝用75g、90g用高壓噴霧器順壟噴藥,對韭蛆防治效果顯著。蔬菜采收前半個月停止用藥,以防農藥殘留。當田間發生幼蟲危害時,結合澆水,每畝地隨水追施碳酸氫銨15-20公斤,據說可殺滅幼蟲。
2)防治成蟲:于成蟲盛發期,順壟撒施2.5%敵百蟲粉劑,每畝撤施2~2.6kg;或用 80%敵敵畏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2.5%溴氰菊酯或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以及其他菊酯類農藥如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百樹菊酯等,莖葉噴霧,上午9時至11時為宜,因為此時為成蟲的羽化高峰。韭菜周圍的土表亦噴霧周到。尤秋季成蟲發生集中、為害嚴重時應重點防治。
韭蛆是為害韭菜的重要害蟲,主要在春、秋季以幼蟲聚集地下鉆食韭菜幼莖,是一種危害重大的蟲害,我們可以采用以上的方法進行綜合防治。...[查看詳細]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
版權所有 www.pc0123.com-火爆農資招商網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