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節麥是小麥田的一種惡性雜草.也是我國進境危險性雜草之一,一般點片發生地塊導致小麥減產5%一10%,普遍發生地塊減產50%一80%.甚至絕收。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小麥田節節麥的發生條件和防治方法。
發生條件:
1.種子萌發:節節麥種子在5一25度范圍均可發芽,適溫度是20一25C,適宜土層0一10厘米,深度超過15厘米時幾乎不出苗.在田間.節節麥種子主要集中在3一8厘米的土層中萌發出苗。
2.節節麥生活史:冬小麥田節節麥出苗有2個主要時期:一是秋季出苗期,于10月上、中旬至11月初;二是翌年2月下句至3月,仍有部分出苗。種子成熟期較小麥略早.成熟時逐節斷落。
3.節節麥傳播擴散途徑:節節麥傳搖途徑主要有3個:一是隨小麥種子傳播,小麥引種,調種過程中種子管理不當,造成節節麥遠距離擴散為害.農戶之間相互串種等也是節節麥發生區擴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隨風雨、水流傳播.三是機械跨區作業.這是導致節節麥暴發的重要因素。獲取更多農業資訊,農業技術請搜索微農資。1998年以來,隨著大型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的快速發展,節節麥等麥田惡性禾本科雜草也從南到北迅速傳播.節節麥可隨施用未腐熟的農家肥再人農田。耕作制度的改變.是導致節節麥蔓延的重要原因。小麥播種前淺旋耕方式,致使大量落地的節節麥種子集中在淺土層.給節節麥種子萌發生長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另外,牛產上通常只防大田雜草,不防田邊,渠邊.地頭雜草。還有許多農戶在后期拔除時,把節節麥隨憊堆積在田邊、地頭、道邊,草籽成熟后繼續流人大田....[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