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是作物種植期間常見的一種蟲害,對作物生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對于豆角來說也不例外,豆角白粉虱的發生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那么豆角白粉虱用什么藥?
豆角白粉虱癥狀:
白粉虱是頑固性害蟲、遷移性大、抗性大,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此蟲繁殖能力極強,繁殖速度極快,數量大,群聚為害,溫室與露天一季可發生10代左右,18℃-27℃,8天發育一期,7天產卵一次,5天一代,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此害蟲,雌蟲的產卵一次大約3000-4000粒,繁殖速度特快,嚴重污染葉片和果實,失去商品價值,危害豆角生長結果。
豆角白粉虱發生規律:
白粉虱在大棚條件下一年可發生10余代,能以各種蟲態在大棚蔬菜上越冬,或繼續進行危害。5-6月蟲口密度增長比較慢,7-8月間蟲口密度增長較快,8-9月份危害嚴重,10月下旬以后,氣溫下降,蟲口數量逐漸減少,并開始向大棚內遷移,進行危害或越冬。白粉虱成蟲對黃色有強烈趨性,但忌白色、銀白色,不善于飛翔。在田間先一點一點發生,然后逐漸擴散蔓延。田間蟲口密度分布不均勻,成蟲喜群集于植株上部嫩葉背面并在嫩葉上產卵,隨著植株生長,成蟲不斷向上部葉片轉移,因而植株上各蟲態的分布就形成了一定規律:上部嫩葉,以成蟲和初產的淡黃色卵為多;稍下部的葉片多為深褐色的卵;再下部依次為初齡若蟲、老齡若蟲、蛹。成蟲羽化時間集中于清晨。雌成蟲交配后經1-3天產卵。卵多產于葉背面,以卵柄從氣孔插人葉片組織內,與寄主保持水分平衡,極不易脫落。每頭雌蟲產卵120-130粒,多可產卵534粒。白粉虱成蟲活動適溫度為25-30℃,卵、高齡若蟲和“蛹”對溫度和農藥抗逆性強,一旦作物上各蟲態混合發生,防治就十分困難了。...[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