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其中冬小麥占小麥播種面積的80%以上。如今即將進入冬小麥的播種期,此時冬小麥的施肥技術對冬小麥的產量來說尤為重要,那么,冬小麥如何施肥才能高產呢?冬小麥的施肥方法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冬小麥需肥特點
起身至拔節是氮追肥的關鍵期冬小麥返青后至抽穗前,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養分吸收量迅速增加,這是決定小麥有效穗數、穗粒數的關鍵期。因此除了將全部有機肥、磷、鉀肥和一部分氮肥作基肥外,大部分氮肥主要作起身至拔節的追施。
植株個體和群體矛盾突出冬小麥是單株分蘗的越冬作物,每畝有效穗數與畝產量密切相關。但分蘗期對氮肥敏感,過量施用容易造成無效分蘗增加和植株倒伏。小麥的長勢和分蘗還與品種特性、播種量和播種質量、土壤肥力和墑情、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有關。所以春季追肥要根據苗情因地制宜,分別進行綜合管理。
輪作施肥要兩茬統籌兼顧冬小麥多與夏玉米等輪作,在施肥上應該考慮輪作施肥特點,將兩茬作物視為一體。科研和實踐證明,兩茬高產作物的施氮量大致相當,但磷肥應該主要施給冬小麥,鉀肥主要施給夏玉米。小麥播前適當深耕不僅能滿足冬小麥的需要,還為后茬夏玉米的根系生長創造有利條件。
冬小麥施肥技術
具體做法是,首先要明確施肥田塊所在的種植區域,將近3年連續高產的平均產量再提高10%-15%作為目標產量,然后查找相應的施肥量。關于肥料分配,有機肥和磷、鉀肥全部作基肥;對氮肥強調施肥重心適當后移,除了西部雨養旱作麥區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用,華北雨養冬麥區55%作基肥外,其余多數麥區,基肥施氮量不超過總量的一半,其余主要作追肥,在起身至拔節期施用。...[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