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0awsc"></rt>
  • 火爆農資招商網網址導航,農資行業網址一網打盡!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首頁 > 行業網址大全 > 云南省數字鄉村網

    云南省數字鄉村網

    近年來,大姚縣以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作為農機化工作的總抓手,抓住機遇,因勢利導,出現了農機總動力迅猛增加,大中小農業機械協調推進,農機化服務工作創新發展,農機生產形勢良好的工作局面。
        一是農機總動力迅猛增加。2013年全縣農機總動力為24.62    萬千瓦,比2008年12.55萬千瓦特增長96.2%,成效超出預期。
        二是大中小農業機械協調推進。圍繞全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要求,鼓勵農民根據生產需要, 購買先進適用的各型農業機械,全面推進畜牧業、漁業、設施農業、林果業及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2007年以來,全縣共購買各類大中小型補貼農業機械7054臺套, 大中小農業機械得到協調發展,2013年全縣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2.6 %。
        三是農機化服務工作創新發展。通過成立“大姚縣農機作業服務專業合作社”和“大姚縣代耕代管協會”,在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農機作業信息、農機技術交流和咨詢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創新了農機化服務模式。
        四是農機生產形勢良好。全縣五年來未發生統計范圍內的農機事故。田間場院、農機供油和農副產品加工點未發生農機事故。拖拉機上牌率達到96%、檢驗率達到92%、持證率達到,縣、鄉兩級農機生產責任書簽訂率達100%。
        上述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措施:
        一是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導向作用,大力增加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全縣自2007年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以來,共爭取到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426.06萬元,補貼購買各類農業機械7054臺套,補貼受益農民6936戶。通過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導向作用,各類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得到有效推廣,農機擁有量迅速增加,有力地提升全縣農機化水平。
        二是因地制宜,全面推進農機裝備結構優化調整。立足農業主導產業發展需要和經濟地理條件,進行科學分析,提出本轄區農機裝備發展和結構布局優化目標,科學制定需求規劃,加強宏觀調控和引導,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實施。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平壩地區重點推廣大中型、高效能、多功能復式作業機具,山區半山區重點推廣經濟實惠、輕便耐用的小型播種、耕整地和收獲機械。
        三是加強農機農藝融合的合作機制,大力推進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作業。農業的高產高效,對農機農藝融合的要求越來越高,將逐步從關鍵技術向常規技術延伸,從主要環節向全過程拓展,從技術層面向管理層面推進,從工作配合向體制機制邁進。在鞏固機耕機耙的基礎上,圍繞機播、機插、機收等環節的機械化操作,積極探索農機農藝融合的合作機制,大力推進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作業。
        四是加大扶持引導力度,加快農機服務組織建設。充分利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和專業合作社扶持政策,扶持引導農機戶和農戶創建農機專業合作社,推動各類農機服務主體開展橫向聯合與縱向協作,成立農機合作社聯社、農機租賃公司等,通過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推動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不斷發展壯大。幫助和指導農機服務組織建立高效的運行機制、科學的分配機制、民主的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農機服務市場供需信息,做好農機維修、供應、租賃等農機經營服務,解決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后患之憂。
        五是強化農機生產監督管理,認真落實和完善生產責任制。著力建設“平安農機”,加強牌證管理,切實提高農機“三率”。深入開展農機生產大檢查,堵塞監管漏洞,做好農機事故預防工作,確保生產形勢平穩好轉。
        六是積極開展農機教育培訓工作,強化人才支撐。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轉移政策資金,加大對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和農機手的培訓,打造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農機化生產骨干隊伍,為全縣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邓州市| 兴国县| 卢龙县| 崇文区| 双桥区| 长宁区| 修水县| 益阳市| 万盛区| 封开县| 永康市| 麻城市| 巨鹿县| 五台县| 囊谦县| 沈丘县| 灵宝市| 宝丰县| 岚皋县| 临朐县| 尉氏县| 阿巴嘎旗| 涟源市| 南澳县| 长丰县| 泰安市| 沧州市| 东丽区| 灵川县| 衡阳县| 宁阳县| 台湾省| 普定县| 英吉沙县| 胶南市| 呈贡县| 宁波市| 江都市| 邹平县| 安徽省| 登封市|